第(1/3)页 田家庄养牛场。 “场长抽我根烟。” “场长,您外甥可真出息啊,把咱场买下来不得小100万啊!” “咱场长的外甥是大老板!你没见人家开大奔的啊!” “还是京牌的!场长,您外甥是不是在京城买房了?太牛了!” 牛场几个平时跟田小光一块儿干活儿的杂工这会儿全都围绕在他身边,一个个说着恭维的话。 以前的工友成了场长,自己去留人家一句话的事儿,该拍的马屁还是得拍着点儿。 田小光也是第一次被人这么拍,心里那叫一个舒畅! “行了行了,都去干活儿吧,该咋干咋干,虽然老板变了,但大伙儿的待遇不会变。” 田小光给原来的几个老工友吃了颗定心丸后挥挥手打发几人去干活儿了。 上午的饲养任务已经完成,牛场打扫卫生的活儿有几个工友干就行。 田小光闲着没事儿了,就想到了外甥交代给自己的任务。 回到自己的单人宿舍,田小光从衣柜里找出一身干净的衣服换上,骑着他那辆小电动出了牛场。 用时十来分钟,田小光在一家彩票店门口停下,把电动车放好,推门进到店内。 临近中午这会儿,彩票店里的生意还不错,有几个打票的,还有几个正在玩刮刮乐的。 田小光进门后没人招呼他,他径直走到了柜台前面,排在正在打票的那个顾客身后。 不经意间一瞥,当田小光的目光扫在正在打票的田明荣脸上后一下呆住了。 “小荣!怎么会是她!怎么会这么巧!” 看清田明荣正脸的瞬间,田小光脑海中浮现一个梳着大麻花辫的女生形象。 那是他年轻时鼓足左右勇气都不敢表白的白月光。 她是那么的漂亮,善良,自己根本不配! 田小光更怕将自己的心意说出口后,两人今后连朋友都不能做。 算起来,两人已经至少有20年没见过面了。 但田小光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他暗恋了几十年的女人。 “咦,你是,你是小光哥!” 田明荣给前面一位顾客打完票后,一抬头看到田小光,脸上先是一抹诧异。 随后,她赶忙笑吟吟起身跟田小光打声招呼。 “明,明荣,真是你啊!” “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一点儿都没变,还是这么漂亮。” 田小光按捺住内心激动的心情,用尽量平和的语气跟田明荣打声招呼。 “小光哥你就别逗我了,我都五六十的人,成老太婆了,丑死了。” 田明荣这番话多少有些言不由衷,女人,不管多少岁,都喜欢别人夸自己漂亮。 哪怕是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你夸她一声漂亮,她也能高兴好久。 田小光笑道:“不丑,一点儿都不丑,你永远是咱们田家庄的村花。” 田明荣:“哈哈,多少年没见,小光哥现在会夸人了啊,你现在干嘛呢?结婚了没。” “我现在……” 听到田明荣问自己干嘛,田小光腰杆儿一挺,神情自豪道: “我这会儿在一家养牛场当场长,给人负责100多头牛。” 田小光也在心中庆幸,幸亏自己答应了外甥当场长。 要不然,在小荣面前说自己是个喂牛的,多没面子啊!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都会变得在乎面子。 “哟,那小光哥这些年混的不错啊,都当上场长了。” “一般般吧,我也就是沾了我外甥的光。” “甭管沾谁的光,能沾到就是好的,我想沾别人光还沾不到呢!” “小荣你现在……” 这会儿店里没人,田小光和田明荣这对多年的老相识就那么聊上了。 将近二十年没见,两人这次不期而遇,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一般,聊的很是畅快。 …… 与此同时。 李家镇,已经关门好几天的建涛超市门口。 张晓燕刚给一位顾客做完手抓饼,被她随手放在餐车上的手机响了。 看到来电显示的名字是“孩儿他爸”,张晓燕有些意外。 当家的一年到头也很少给她打个电话,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喂他爸,咋啦,有事儿吗。” 张晓燕接通电话后,干脆直接的问道。 “媳妇儿!告诉你个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电话那头,传来姜河无比激动的声音。 张晓燕一边捡着锅边的鸡蛋渣嗑瓜子似的往嘴里丢,一边笑着问: “什么好消息?你涨工资了?” “比涨工资更好的消息!!” “赶紧的说是什么,电话费不要钱啊,要不你晚上回去了说。” “别别别!这么大的好消息,早点儿告诉你,保管你也高兴一整天!” “他爸,你赶紧的吧,别卖关子了,直接说吧,我等的花都谢了!” “你还觉得咱老二从外面捡回家的那个大碗不?” “咋啦,记着呢。” 张晓燕之前还用那个碗喂过鸡呢,自然印象深刻。 “今天咱家老二去家里看到那个碗后感觉像个老物件,然后他给他一个做古玩生意的朋友一瞧,还真是个古董!” “啥?那玩意儿是……古董?他爸,你没开玩笑吧?” 张晓燕听到丈夫的话后,感觉好扯淡,就那破碗,她都看不上一点儿,竟然是个古董! “没开玩笑!老二那会儿给我打电话了,说有个老板愿意出8万买,让我晚上去他家商量呢。” “多……多少钱啊?” “8万!” “多少?” 张晓燕瞳孔微缩,脸上的表情无比震惊。 她早出晚归在李家镇这边卖炸串儿,卖早餐,一年也才赚三四万块钱而已! 儿子随手捡回家的一个差点儿被她给丢出去的破碗,竟然值8万块钱! “8万!对,就是8万!那个老板出价8万!” “媳妇儿,咱家今年也要走大运了啊,这才一过年,就赚了8万块!” 电话那头的姜河同样是激动不已。 他在工厂干活儿,累死累活一年也才赚五六万,这么一个碗,顶他干一年半了! “那,那还有啥犹豫的啊!你告诉他二叔咱卖,赶紧卖,万一人家后悔了不买咋办。” “嗯,我已经告诉老二,让他看着卖了,咱也不懂这些。” “哦,那就好……” 两口子又在电话里说了几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