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主要原因还不是受到怡和洋行这个母公司的压榨? 利润不断转移到怡和洋行身上去,再通过怡和洋行转到以凯瑟克家族为首的那些英资财团身上去,置地集团能过得好才奇怪呢。 况且,失去了另外一个主要资产——牛奶国际,置地集团每年的营收、利润更是会大跌。 否则,仅凭置地集团自身发展的话,仅仅依靠收租一年获取几百亿港元的利润,再加上牛奶国际强大的零售业务,置地集团的价值,在林浩然看来,根本不比未来的汇沣银行差。 “将置地集团私有化,可以作为我与这些英资财团谈判的一个重要筹码。除去怡和洋行持有的30.2%置地集团股份,那些英资财团手中还握着大约10%的置地集团股份。 这10%的股份我志在必得,如果能再加上怡和洋行的那30.2%,那么我手中将掌握近87.5%的置地集团股份。只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资金投入可非同小可!”林浩然边敲击着桌子边沉思,眉头不禁紧锁。 即便是通过股份互换的方式从怡和洋行手中获取那30.2%的股份,林浩然仍需支付一定的对价,只不过这笔钱不是直接给怡和洋行,而是流入置地集团的账户。 加上港灯集团那6%的股份,他目前总共掌控着置地集团47.3%的股份。 然而,要将置地集团彻底私有化,还需收购剩余的52.7%股份。即便按照100亿港元的总市值来估算,他也需要筹集超过五十亿港元的资金。 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他短期内难以筹措到位。 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他手头上目前可用的账面现金仅有13.85亿港元,这是林浩然之前从环宇投资公司了解到的信息。 这十几亿与所需的五十几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更让他头疼的是,他还背负着怡和洋行二十亿港元的债务,加上利息,总额已高达二十二亿港元。 虽然这笔贷款他只贷了一年,且距离还款日还有七个月的时间,看似并不紧迫,但明年终究是要还清的。 这笔庞大的债务,无疑给他的资金筹集增添了巨大的压力。 五十几亿港元再加上二十二亿港元,这个天文数字让林浩然不禁感到汗颜。 七八十亿港元的资金需求,确实让他倍感压力。 回想起两年前,连几千万港元的资金都需要贷款,而现在,他所筹谋的资金规模已经动辄高达几十亿港元。 不过,现在已经是11月份了,意味着年末即将到来。如果明年初有需要,林浩然计划从旗下的万青集团、港灯集团等子公司筹集资金,预计能轻松凑得十几亿港元。 然而,即便是加上这十几亿港元,总额也不过能达到二三十亿港元,再加上他的怡和洋行股份应该也能搞个十来亿港元,可即便如此,与他所需的七八十亿港元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即便是先设法筹集到五十亿港元,也还远远不够,仍然相差不少的资金需求。 这其中涉及的复杂因素太多,林浩然左思右想,始终找不到清晰的解决思路。 “还是先早点休息吧,明天召集手下大将一起商议。”看了看时间,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林浩然最终决定放下思绪,准备就寝。 毕竟,他现在身边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得力助手,他们在商场上的洞察力远胜于他,何必独自忧虑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