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哪看得懂啊?” 文乐渝谦虚了一下,但还是拿过了李野的学习心得。 她可是李野的御用校稿员,这么多年来习惯了给李野改文章,改个错别字还是很可以的。 不过这次文乐渝没挑出错别字来,而且看了一遍之后,又从头开始看。 李野的这篇学习心得,重要分析了国内机械制造行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在未来的发展定位。 内地机械行业的优势就是“全产业链”,因为开放以前,内地没有苏鹅市场,也没有西方市场,基本上就是内循环。 因为你买不到外面的,不就得自己靠自己吗? 这就导致每个地市都有各种工厂,重工业、轻工业等等等等,不出五百公里总能找到。 而开放之后,有了外部市场,再加上外资,就把这套工业供应链给完全激活并且升级了。 所以内地连续几十年的高增长,是借助了前面几十年打下的坚实基础,这个发展模式是不可复制的。 就比如北棒和南越。 在北方的红旗没有降落之前,他们两个都处在苏鹅的工业供应链内,啥也不用愁,安心躺平就行了。 但是九一年之后,他们瞬间就陷入了危机之中。 就算是后来,他们也不是不想摸着内地过河,各种模仿内地,追上内地的脚步。 南越就躺在内地的工业供应链内,发愤图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是他们的国家体量太小,最多也就是躺在内地工业供应链内的命,怎么可能追上内地呢? 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不惜血本的搞一堆基建,然后吸引外来产业入驻的。 没有良好的基建就没有高端的制造产业,没有高端产业就培养不出高端的技术人才,就算有几个天才也留不住。 等到一切都成规模之后,内地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后世内地在南越开了许多工厂,老板请一个内地工程师过来,面对一群南越工程师,那就是砍瓜虐菜一般的碾压。 南越的年轻人不努力吗?但是他的大学老师,还不如内地工程师一个电话摇来的学哥学姐厉害,你怎么追赶?你怎么超越? 而好不容易有那么几个天才,辛辛苦苦把成果做出来了,结果扭头一看,内地的一个小工作室同样能做,而且以匪夷所思的速度连续迭代,你说你怎么追? 内地的工程师数量,比南越的大学生都多,你说它是亚洲未来的新星? 怎么可能呢? 当然了,这是一个比烂的时代,南越之所以被欧美看好,甚至认为是第二个世界工厂,是因为他比别人强。 起码他的教育水平不低,只要不是正府太拉跨,制造业超过三哥还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李野的学习心得里面,充分表达了对内地制造业未来的信心,并且提出了一些在后世毫不稀奇,但是放在八九十年代却思路新颖的建议。 但是文乐渝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之后,却对着李野说道:“我看你还是重新写一份吧!” “.” 李野怔了怔,拿过自己的学习心得,又仔细看了一遍,感觉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但是看文乐渝又说的那么认真,李野就站起来对着文乐渝一躬到地。 “贤妻,请为为夫解惑可好?” “噗~” 文乐渝笑喷了,搂着儿子前仰后合。 好半天之后,文乐渝才止住了笑,指着那份学习心得说道:“你把这份东西交上去,是想被人拉去当老师呢?还是想被提拔到部里去当秘书?” “嘶~” “媳妇儿,你的意思是我写的太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