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杜如晦的建议-《懒唐》


    第(2/3)页

    大唐精锐现在都在洛阳城下,一旦全军覆灭。新创立的李唐王朝,也就可能成为短命的王朝。国运之战,赌不起!

    纠结的李二目光深邃,现在他不光靠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大唐帝国的未来。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脑门儿慢慢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殿下!臣认为,现在既然攻城不克,暂避锋芒退回关中也是一个好办法。”见到李二的模样,刘文静小声的建议道。他是一个保守的人,现在撤退是最保守的办法。反正王世充已经被打残,回关中修整一下明年再来过就是了。

    “嗯!”李二看了刘文静一眼,鼻子里面嗯了一声,却没有说一句话。

    诸将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个“嗯”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李二手下大多是只长肌肉不长脑子的武将,这些人上阵杀敌没问题。可要制定军略,就有些难为他们。这些家伙很有自知之明,在这种大事上从来不乱插嘴。

    大帐里面的空气几乎凝滞,没人敢多说一句话。刘文静地位崇高,朝廷诸臣之中除了裴寂就数他权柄最大。他提出来的意见,没几个人敢表示反对。

    “那就……!”

    “殿下,属下有话说。”过了许久,李二终于开口。可刚刚说了两个字,就被一个声音打断。

    “克明,有话尽管说。”李二见到说话的是杜如晦,嘴边的呵斥硬生生咽了下去。杜如晦在上一次云浩的事情上,做得非常好。李二非常满意!

    “殿下,如今大军已经围城近一年,钱粮物资消耗无数。王世充已经呈苟延残喘之势,如果不一鼓作气拿下洛阳。那今后再想出兵拿下洛阳,王世充还会如法炮制。天下一统,几乎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但如此,大唐新收付的地方人心未稳。多少双眼睛都盯着洛阳看,如果殿下撤军。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降而复叛,别人不说,江淮的伏杜威就很可能背叛朝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