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重要的是要让玩家听到里面有“小姐姐”的声音。 而吕尧的这波更新,让后面那些小游戏开发工作室有点傻眼。 他早没说这后面还有这么多活啊,这搞得他们就很被动了啊,工作量跟之前说的可完全不是那么一会儿了。 但做都做了,山寨的游戏工作室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跟注。 但互联网从来都是迟了一步就要迟很多步,吕尧这边趁着其他同类小游戏还没跟上的时间疯狂招新,而其他小游戏的注册用户正在不断流失。 难看的成绩让大厂派过去的监理心很慌。 大厂的办公室斗争其实不比官场少什么,一件事办砸了你履历就脏了,往后可就不那么容易往上爬了。 所以这些外派出去的监理愁的满头油的同时,脑子里也开始在想一些歪脑筋。 吕尧不知道那些工作室的监理是怎么想的,他只是自顾自的出着自己的招儿。 其实吕尧做的这款《射了个射》很像后来的《球球大作战》和《贪吃蛇》,这两个游戏虽然不如后来的王者那么全民化,但用户和受众是不少的。 尤其是《球球大作战》,堪称小姐姐专属游戏服。 留学未来的时候吕尧没少在里面得吃。 所以《射了个射》游戏里上架了很多q版可爱的皮肤,要不就是少女心爆表的皮肤和特效。 想要俘获女玩家的心思也很简单,粉色就行! 这种掏女性钱包的营销手段在后来还有了个专门的名词,叫“粉红经济”,然后“粉红经济”又衍生出来另外一个词儿,叫“粉红税”。 说的就是同样一个产品,只要带上女性表情的商品词,他就会卖的更贵。 不过在2014年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都还没有这种意识。 看到《射了个射》里竟然有这么多偏女性向的内容,很多小姐姐心动了,于是下载下来玩了玩,觉得不错就氪金了。 在女权论调开始抬头的互联网上,小仙女们才不会吝啬给自己钱呢。 而针对女性用户,吕尧还给了特别的照顾,让她们可以在对局中玩的更爽,“随机”刷新的强化选项也会质量更好一些。 虽然好,但不至于产生代差。 这是经过精密计算的。 靠着一个又一个的小心思,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这款饥荒风的《射了个射》竟然渐渐有了稳定的玩家用户群体。 继续这么保持下去的话,说不定它能打破自身“短命”的基因限制,成为《球球大作战》或者《贪吃蛇》那样经久不衰的小游戏。 真要这样,那吕尧可就要把这款游戏给供起来了。 这毕竟也是光岸网络的第一款手机网络游戏嘛。 吕尧这边招层出不穷,渐渐让几家大厂回过味儿来了。 匹配机制! 局内语音! 组队交战! 这特么不都是moba手游的元素吗? 难道从一开始!吕尧放出的风声就全都是假的? 什么棋盘类游戏,什么moba手游统统都是假的!是放出来的烟雾弹!他们真正要运营的其实就是这款哥特贴图风的小游戏?? 自从《射了个射》这个小游戏上线后,这个游戏的更新频率就快的可怕,因为贴图剪纸美术风格的游戏本来数据占比就小,所以每次的更新量不用太多,玩家也等得起。 然后《射了个射》就几乎天天更新,中间还进行一次大迭代。 算上组队匹配系统,以及局内语音和好友列表的上限,他们运营都不超过一个月,已经进行三次大迭代了。 如此大的内容不可能是临时起意策划出来的,肯定是蓄谋已久。 鹅厂那边连夜一番管理层头脑风暴后,纷纷给出相同的答案。 上南那边这是玩了一手“鱼目混珠”,“偷梁换柱”,“立假成真”的好计谋啊。 这就很他妈的抓马了啊,一个搞游戏的不琢磨怎么设计游戏氪金圈钱,反而特么看起兵法了? 于是鹅厂,甚至猪厂那边迅速动作起来。 他们要继续加注! 这个游戏风格和游戏机制不算特别新颖,但这块市场是一片蓝海,加上互联网世界瞬息万变,谁都不知道一款互联网产品会不会一开始看着不起眼,然后忽然间就神功大成,势不可挡了。 他们这些互联网大厂可太清楚这里面的机遇和变化了。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时。 没有其他人能比互联网公司更懂这句话的含金量。 所以这些互联网大厂是不可能放过这么大一块蛋糕的。 本来还只打算扶持小游戏工作室开发分吕尧那边蛋糕的大厂们,纷纷开始抽掉自家体系下的精锐组成工作室,要尽可能比同行更快出品,同时追上吕尧那边的进度。 就连后续的推广资源包,他们都已经跟其他部门率先沟通好了。 而几家大厂的迅猛动作,让最近的游戏行业可谓是风云激荡。 大厂的项目本来就多,精锐的人手上本来也不太够用,忽然要组建一个新的游戏工作室,专攻这么《射了个射》同类游戏,时间又这么紧,抽调的人手自然不可能少。 然后圈内对游戏人才的招募忽然就热闹起来。 挖墙脚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很多在校内有优秀作品和表现的准毕业生也纷纷被人事盯上。 一些大厂的游戏工作室甚至都开始让人事去到培训机构和学校里挖大学生出来当牛马了。 十年前确实是个好时代啊。 那时候好专业的大学生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他们愁的是工作太多选哪一个好 这些动向吕尧当然也捕捉到了。 看到行业内这么热闹,吕尧终于长吁一口气——不容易啊。 “终于特么上当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