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秋阳斜切进车窗,后视镜里倒映着梧桐树。金箔似的叶片簌簌的掉,被风推着转了几圈,落在引掣盖上。 郝钧紧紧的扣着方向盘,双眼空洞,额头慢慢的红了起来。 清宫大内典藏! 皇帝御鉴! 那这样一来,那幅字还算什么佚名之作? 以及,皇帝御宝…… 郝钧从业近二十年,还是大明鼎鼎,专营文房四宝的荣宝斋。闲章见过,私印见过,官印更见过。 但什么时候见过御宝? 再想想那两件东西的来历,郝钧就觉得,老天爷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啪”的一声,后视镜里冒出一团火苗。随后,一缕蓝烟从后座飘了过来。 郝钧靠住座椅,扭着僵硬的脖子,折成了九十度:“师兄,你看准了没有?” 吴军吐了一口烟,斜了斜眼睛:“你和我第一天认识?” 郝钧被噎了一下。 吴军的那句“家师季羡林”不是随便说的。因为他真的是季先生的弟子,然后才是北大的学生。 为什么林思成提到,学过季先生翻译的《罗摩衍那》时,吴军会双眼发光? 因为那本古梵文史诗,就是他跟随季先生一起翻译的。 又有从业三十年的经验与眼力,那两枚钤印,并那一枚章对吴军而言,就如小儿科。 但对郝钧而言,却如一座大山,这辈子是别想绕过去了。 就感觉,眼瞎了一样? 吴军弹了弹的烟灰,慢悠悠的吐了一口烟:“谁还没有走眼的时候?再者,你不是说了么:又不是你一个人走眼?” 郝钧愣了愣:“呵!” 但别说,心里确实好受了点。 同行都知道,那幅字并那方印到马兰手里快八年了,一直出不了手。时不时的就会被拿出来当反面教材,反复鞭尸。 马兰脸皮也厚,你越说她越上劲,东西拿出来就往你怀里塞,然后摁住掏你口袋。 所以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行家,哪个没见过那两件东西? 丁良和林长青没闹翻之前,他还专程带着马兰和东西请教过。还有关兴民,被马兰烦的烦不胜烦,一见那女人扭头就跑。 但从前到后,所有人意见都出奇的一致:明仿的佚名心经,把外边的装池扒下来都比整幅字轴值钱。至于中间的画心,也就值个几百块。 印的价值倒是稍高点,但也高的有限,一二十万顶到天。 但结果呢? 几百块的画心成了清廷内藏,皇帝御鉴。 顶多只值一二十万的印,成了皇帝玉玺,乾隆之宝? 所以,眼瞎的何止他一个?甚至还得加上林思成的亲爷爷…… 咦,这么一想,舒服多了? “给我也来一根!” 郝钧仰着身,把烟和打火机抓过来,“啪”的点着。 烟雾绕着火星游走,又被灌入的晚风搅散。 他忽然皱眉,烟咀停到了唇边:“师兄,在你看来:林思成能鉴出那两件,特别是那方印,是靠文房功底多一些,还是梵文功底多一些?” “肯定是后者!”吴军摁灭了烟头,语气格外笃定,“只要能译出印文,什么材质、纹饰、宗教、民族等等,根本就不需要看!” 郝钧顿了一下,深以为然:就像吴军,难道文房文玩的功底很高? 当然不是,但他从前到后就用了十来分钟,就将那方印鉴定的七七八八,凭借的就是深厚的梵文功底。 换成林思成,道理当然也一样。 顿然,沉郁尽去,郝钧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吴军不由失笑:“你至不至于?” 郝钧没说话。 怎么能不至于:两倍的岁数,却样样都不如? 他也算自视甚高,但每次见了林思成,就感觉自己前四十年活到狗身上去了。 不如归不如,但相比较起来,林思成只是梵文比他强一点,而非文房功底,反倒要更好接受一些。 想了想,郝钧又拿出手机。 “你干嘛?” 郝钧“呵呵”一笑:“分享一下!” 要知道,除了那方印,还有一幅字呢,见过的人更多。 这么难受的事情,总不能让自己一个人难受?都寄巴兄弟,谁他妈也别想舒服了…… 吴军瞄了一眼:“你嘴什么时候这么松了?” “放心,就这一位:他和林思成的爷爷是至交,和林思成也是至交。本身又是警察,所以我不讲,林思成也得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