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彭戈讲完《金融数学》,舒天翊、赵彦峰院长也陆续登台,分享自己投资的独到见解。 临近傍晚,金融院长们的第一天“论道”随之结束,得到真传的学生都感到受益匪浅。 张扬作为首位分享自己投资见解,提出“市场认知”的学生,更是彻底火出圈,名字活跃在清北复交、西财央财的QQ交流群。 入夜后,鲍星纬翻看起张扬的个人档案,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学生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料。 如果他的本领是策略配比,彭戈的是数学模型,那么张扬的本领就是高维认知。 什么是高维认知? 说简单点,就是一个人拥有更高维度的认知水平,通过水平差去赚取财富。 像刚刚崭露头角的“双马”,两人在90年代押注互联网,当时有几人能看这么长远? 不说看十年,两年都难。 但目光不是越长远越好,比如比亚迪老总王福。 他2004年就推出纯电动出租车EF3、电动概念车ET、以及混合动力轿车Hybrid-S,比马斯克的Roadster电动跑车还要早上几年,但最终结果是配套设施不完善,比亚迪放弃电车项目。 或许此时的王福不会想到,电能驱动的汽车会在十年后,逼得传统燃油车商举步维艰。 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认知都超乎常人想象。 …… 而在另一边。 教师公寓。 金融院士彭戈坐在客厅沙发,手里夹着根点燃的香烟,青丝缭绕,飘散在空气中。 “我看没什么必要搞盘感比赛了,一是随机性大,二是张扬那名学生确实有两把刷子,再加上何婧和其他的沪财学生,我们这届学生确实不如沪财。” 说到这,他深吸一口香烟,随后重重吐出。 “我正有此意。” 熊兴怀第一个附和。 本来他们想着搞个分时盘感比赛,验证一下沪财学生是否具备应对超短波动的判断力。 可随着张扬仅用一两分钟,就把彭戈设计的金融游戏破解,再测试完全没必要。 至于分时盘感玄之又玄,如果说好听点,它叫盘感,要是说难听点,就是凭第六感做买卖。 当然了。 存在即是合理。 一些刚入市的小白,他们就是凭借着感觉买卖,奇怪的是,大部分都是可以盈利的。 不过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多,又会慢慢亏回去。 老股民和市场把这个阶段,称之为“新手福利期”。 但不是谁都有新手福利期,刚进股市就亏钱的股民比比皆是。 没有新手福利期的股民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一开始就亏钱,大概率就不碰了,而被套牢的散户,很多都是吃过新手福利期,觉得自己是天才交易员,然后收益回吐,再加仓,再深套的。 其他的金融院长也没再说什么,已经默认了张扬是有能力独自完成那份市场研报。 他们虽说年纪偏大,但思维并不呆板。 只要确认不是鲍星纬下场“透题”,那沪财投资学的专业评级无论是A还是A+,他们都会认可。 …… 翌日,星期天。 第二天的“论道”,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关注。 1-101阶梯教室人满为患,外面也被里三层,外三层包围,都想一睹“论道”的现场。 如果说第一天是院长们表演,那么第二天就是学生们展露锋芒,原本并不怎么起眼的清北复交、西财央财的学生在站上讲课那刻,都说出了自己的东西。 比如说北大的李雪妍,她就从“兰瑟航行者基金”的传奇经理麦克劳尔身上吸取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重仓个股的理论。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麦克劳尔,他是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风格喜欢集中投资。 他会把75%的资金,重仓在15只股票上。 他的选股方法是… 1、股价比市场多下跌50%,出现超跌现象。 2、现金流状况良好,能够应对债务偿还压力。 3、市销率、市净率估值较低、由于企业可能在亏损,故而不看市盈率。 除了这三项基本数据外,他还会看公司增持计划和回购计划,如果有,意味着下跌空间有限,提供了较强的安全边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