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钱进京的,由各地县衙资助,并上报朝廷。 这一命令下来,各大世家更是仓惶。 这看似把矛头转了方向,实则是在动摇世家根基啊! 高兴的,应该只有那些此次考场失利和没有身世背景的贫民学子了。 就算京城物价昂贵,身上积蓄已花完,为等下次科考还要待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们也愿意! 可宣惠帝接着又做了一系列安抚政策,证明他对学子们的重视。。 为保护各地学子,京城增加两倍的防卫,日夜不休的巡逻。 此时,花府,还有几个闲置官员府邸封条也拆下来,作为贫寒学子暂时的栖居之所。 只要没钱住客栈的,都可以到官府登记,住到那些在外人看来犹如天府的豪门大院。 此时,有讨好新帝的世家,富商,还有官员,不知在谁的带动下,也开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天提供免费的状元粥,状元馍馍。 贫寒学子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和住宿了。 一时间,京城全是赞扬新帝的文章。 …… 很快到了五月份。 全国各地陆续又有一千多举子进京。 比往年多了一倍! 皇宫的德阳殿,历来是举行宴会的地方,能容纳近万人。 此次考场,就设在德阳殿。 宏伟的殿堂,皇帝亲自监考,有温暖的火炉,提供免费的热水。 考生有紧张,有斗志,更有光宗耀祖一般的热泪盈眶。 来一趟京城,就算落榜,也值了! 他们见到过如谪仙般的皇上,进过金碧恢弘一眼望不到边的皇宫! “希望众位学子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有朝一日,与朕在朝堂上相见。” 霍青川鼓励了一句,考试正式开始。 三天时间一过,考卷全收进了议事房。 礼部所有考官就在议事房,皇帝眼皮子底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批阅完成。 三日后,公示榜和前三甲一块儿公布。 月少安,即月不圆,高中状元。 他的身份也彻底揭晓,早已成名的文学新秀,天下学子之楷模,实至名归。 他还是太子之师,以后会继续担任太子文学上的老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