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二月的北风卷着细雪,给水又市披上了一层银装。 市政府大礼堂内,年度工作会议正在进行。暖气开得很足,与窗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 李毅飞坐在主席台上,听着各代表团的分组讨论汇报。 这时,经信委主任在汇报中提到了一个现象:“我们在走访企业时发现,部分企业在用工方面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比如对员工年龄结构的一些偏好……” 这话说得很委婉,但李毅飞立即捕捉到了其中的信息。 李毅飞不动声色地在笔记本上记了一笔,没有打断汇报。 会议休息间隙,李毅飞特意走到经信委主任身边,看似随意地问道:“刚才听你提到企业用工的情况,具体是指什么?” 经信委主任压低声音:“市长,现在不少企业招聘时,对35岁以上的应聘者基本不予考虑。 我们调研时,有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这个年龄段的员工'性价比不高'。” 李毅飞眉头微皱,但很快恢复平静:“把这个情况的详细材料整理一份给我。” 回到办公室,李毅飞站在窗前,望着楼下匆匆走过的行人。 雪花在路灯下飞舞,他突然想起上周在菜市场遇到的一幕:一个中年男子在寒风中守着一个小摊,双手冻得通红。 当时自己并没多想,现在却突然把这两件事联系了起来。 “小孟,”他按下通话键,“安排一下,明天上午我们去人才市场看看。” 第二天一早,李毅飞轻车简从来到了市人才市场。 虽然天气寒冷,但这里依然人头攒动。李毅飞没有惊动市场管理人员,而是混在求职者中仔细观察。 在一个制造业企业的招聘展位前,他听到这样的对话: “您今年多大?” “三十八。” “抱歉,我们这个岗位要求三十五岁以下。” 在另一个科技公司的展位,情况更直接:招聘启事上明确写着“年龄要求:28岁以下”。 李毅飞走到一个角落里,这里聚集着不少看起来年过四十的求职者。 他们三三两两地站着,脸上的表情既有期待,更多的是焦虑。 “找工作难啊,”一个头发花白的男子对同伴说,“我投了三个月简历,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 “谁说不是呢,”另一个叹气道,“我做了二十年会计,经验丰富,可人家一看年龄就直接拒了。” 李毅飞默默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