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乡大院后方。 余阳站在平东湖岸边,打量自家船坞。 由于村镇中心附带的建筑,全都需要自备材料,这座船坞也采用了钢混结构。 其上下两层,长100米,宽50米,借助上百根灌注桩,蛰伏在湖面上,犹如一座高档海景房。 可惜这种功能建筑跟民舍不一样,只能建造一座,否则怎么也要卖上一批。 余阳裹紧军用棉大衣,迎着生冷的小北风,走进船坞。 眼前浮现出半透明页面,提示当前只能建造渔船。 选择建造,让赶来的哥哥们,将水泥、细骨料、沥青、混凝土外加剂,运送进指定仓库。 然后根据提示,放下船坞侧旁的水车。 下一秒。 视野中浮现出渔船3D图,两侧显示各种参数。 包括规格、性能、寿命…… 余阳尝试调整建材配比,这些参数也随之变化。 但水分为强酸、弱酸、强碱、弱碱。 水泥按照强度,又有不同的标号。 细骨料根据质量、材质,同样有不同的种类。 而混凝土外加剂,就更复杂了。 有的可以制作早强混凝土,适用于冬天施工。有的可以制作高流动性混凝土,方便泵送。有的可以制作高耐久混凝土,用于大跨度建筑…… 这就导致,自家必须反复更换建材,甚至联系县城,让人送来一批自家现在没有的试剂。 终于。 余阳用了两天时间,找到一组略微眼熟的配比。 水泥:乳化沥青:河沙。 1:1.6:2 此外。 聚羧酸高性能分散剂1% 消泡剂掺量1% 铝粉掺入量0.2%。 U型膨胀剂掺入量12%。 其中乳化沥青需要单独配置,也就是将沥青加热到160℃,掺入碳粉、改性剂,搅拌10分钟,再在170℃的环境中,高速搅拌10分钟,并掺入乳化剂…… “得亏做过工程总承包,又承包过高铁项目,亲眼目睹了制作流程,否则没有丝毫印象,怎么可能做出乳化沥青。” 余阳得到配比之后,想了想,从配方中剔除几样掺入剂,再按照经验,加入几样催化剂,令CA砂浆的性能,降低三分之二。 然后给新配方取名CA-1型砂浆,并备注:无砟轨道专用。 “回头开辟一个三元农业机密档案室,把它放在保险柜里等人偷。” “如果真被偷了,又有人模仿,自家再推出CA-1.1型,性能比之前提升10%。” “接着推出CA-1.2型,性能比之前提升20%。” “总之,谁敢搞事情,自家就用产品的一次次迭代,整的对方卖不出去东西。” 至于专利什么的…… 随便写点东西,糊弄糊弄就行。 余阳搞定这些,来到铁匠铺制作模具。 当前的火车道,是铺设路基、铺设石子、铺设枕木,然后把钢轨固定到枕木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