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允熥没有接言,算是默认。 这个时候,他无法去否认。 只能见招拆招。 “笑话!” 黄子澄跪拜老朱,道:“陛下,既然三皇孙自认才能盖世,臣愿意出题考他,也好让他心服口服。” “准!” 朱元璋应声。 黄子澄喜出望外:“臣遵旨!” 他站了起来,转而望向外面。 此际,外头暴雨倾盆而下。 “陛下让微臣出题,仓促之际,也无法让你们二人办事较量。” “若依常理,当问治国之策,但泛泛而谈,又无实操,只能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恐怕难分高低!” “若让你们管理一个部门,或治理一郡一县,又非得三五个月乃至数年的时间,方能看出政绩如何,有无治国之能。” “储君之位,不能久悬不决。” “要当场分出胜负,不如就来作诗赋文。” “虽无法衡量治国之能力,却也能窥见才华一二。” “也好看出,适才三皇孙所言,是否有狂言自大!” 在黄子澄看来,对方既然敢站出来争抢储君的位置,肯定早就做了准备。 这时候如果问怎么治理国家,该施行哪些国策,对方必定应对如流。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事前早就能想到的。 可以提前请人写好,先背下来。 他偏偏就不让对方如意,故意不问国策,却问诗词。 当场出题,当场作对。 对方的准备,就全成了无用功! 朱允炆拱手,恭敬道:“全凭黄先生作主!” “好!”黄子澄摸了摸胡须,轻轻点头:“今日外面狂风肆虐,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他的话还未说完,朱允熥打断问道:“莫非你要我们以秋日暴雨为题写诗作词?” 此时已是秋天九月,雷雨天其实很罕见。 黄子澄闻言,心中一凛。 他刚才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但看朱允熥的神色,不由得心念一转,莫非他对诗词歌赋,也做了准备? 虽说这场暴雨来得很快很猛,但未必没有钦天监的人早点看出来。 如果对方事先准备好了诗赋,以此出题,就正中他的下怀了。 朱允炆自幼饱读儒家经典书籍,写诗作文亦是其长处。 压过朱允熥应该不难。 可对方若是早有准备,以有心算无心,就难说了。 一念及此。 黄子澄连忙摇头,话锋一转。 “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