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确有此事!” 朱允炆点头道:“我听皇爷爷身边的公公说,蒋瓛欲拜入三弟门下,还鼓动其与凉国公等武将勾结,行不轨之事……后来被三弟拒绝并告发,皇爷爷才因此而惩罚他。” 方孝孺笑道:“若蒋瓛真有这个念头,那依陛下的脾气秉性,早就将他千刀万剐了,怎么可能到现在还留着他,仅仅不痛不痒的罚了三个月的俸禄呢?” 朱允炆和黄子澄对视一眼,道:“先生果然明察秋毫,学生与黄先生亦是这般认为。” “蒋瓛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乃是皇爷爷最倚重的亲信。” “若他真对皇爷爷怀有二心,皇爷爷又岂能容他?” “想来他所谓的投效三弟门下,不过是奉旨试探而已。” 方孝孺微微颌首,道:“不错!” “吴王在朝堂上公开索要储君之位,陛下又岂能对他完全没有任何疑心?” “用蒋瓛去试他,也就顺理成章了。” 黄子澄扼腕叹息:“可惜吴王警觉万分,并没有试出什么。” 方孝孺道:“此子行事孟浪,大逆不道,心思却极为聪敏,颇有才学,要不然,也写不出那等诗词文章。” “不过,一个人若是心术不正,德行不修,就算再有才学,又有何用?反而为祸更大!” “献王殿下,您与他虽有兄弟之情,但皇家无私,天下为公,殿下对他可不能念半分私情。” “他公然站出来,与殿下争夺储君之位,殿下便不该再视他兄弟,而该视其为仇寇。” “他今日在陛下面前,举荐我做殿下的老师,亦不过是惺惺作态而已。” “我心坦荡,绝不会因为他的举荐而因私废公,殿下也万不可对他存半分仁义之心。” 朱允炆站了起来,深深一拜,道:“先生教诲得极是。” “我心里亦是有数的。” “自那日他在大殿上请求立自己为储君,我与他的兄弟情谊,便已彻底断绝。” “只是皇爷爷不愿看到我们兄弟反目成仇,我身为长子,还要做出温良谦恭的样子,好让皇爷爷开心。” “这才与他虚与委蛇。” 方孝孺轻轻点头,赞道:“献王殿下年纪轻轻,便有这般心性,却是有天子风范!” “大明江山,就该由献王殿下来继承。” 他话锋一转,道:“陛下诸皇子年岁已长,不少人又长年在外掌兵,如秦王,晋王、燕王等,皆不是易与之辈。” “其他的皇子,对大位也未必完全没有想法。” “储君之位一日不定,众皇子便都会有觊觎之心。” “再加上殿下和吴王,众多皇子皇孙争锋,必然导致朝纲不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