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群内,有人提议道: “咱们一起,给陛下上万民书,将这件事,告诉陛下。请求陛下立吴王为储君,你们看如何?” 人群顿时寂静了下去。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面面相觑,竟是没有人再作声。 “怎么?难道伱们都不敢吗?”那人又大声问道。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终于有人小声开口。 “自古参与立储的,大多都不得善终。” “弄不好就是要抄家掉脑袋的。” “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们,都担待不起。” “咱们小老百姓,哪里敢啊!” 这句话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窝上,立时一个个点头附和。 “是啊!是啊!这种事,我可不敢!” “我还有一家老小要养呢,这种事,做不得,做不得!” “当今陛下,可不是容易说话的主。弄不好全家都要掉脑袋!” …… “怕什么?”那人道:“吴王本就是陛下嫡孙,又不是外人。” “咱们请求立他为储君,不过是顺应天意而已。” “陛下也是明理的人,不会为难咱们的。” 他说得激情澎湃,却没有一个人应声。 那人不禁有些失望,道:“你们一个个贪生怕死,我却不怕。” “总有一日,我会约一群志同道合之辈,一起给朝廷上书。” 说完,转身扬长而去。 围观的人群,也一个个皆散了。 朱允熥站在旁边,从头听到尾,望着散去的人群,又望了望开国公府的大门,脸上的神情,不由得阴晴不定起来。 那个所谓的神僧是怎么回事? 这些流言的背后,恐怕不简单啊! 这是冲着自己来的? 他们在开国公府门外散播,却不知常升是不是知道呢? 看来,日后还是要多留意一下市井消息,不能一直呆在深宫里面。 要不然,别人都已经出招对付他呢,他却还耳塞目闭,一无所知。 朱允熥心中想着,转身走进了开国公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