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喧闹的场面,立时安静了下去。 士兵们再不敢动了。 只见夜幕中,有一名公公手持圣旨,缓步走了过来。 杨靖、袁泰、周志清都是朝中重臣,自然认得这名公公,正是经常跟随在陛下左右的老人,作不得假,便都连忙跪了下去。 朱允熥也跟着见礼。 公公将手中圣旨展开,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允熥,你近日进献了滚筒式油印机,皇爷爷很是高兴,你为大明朝立了大功啊!” “那日你说要办报刊,咱许了。但那也是公事,不能算赏赐。” “咱当时搞忘了,今日才想起来。” “你诗词文章写得好,武功却有所不足。治理天下需要文德,平定祸乱却要依仗武功。” “今日咱赐你宝刀一柄,要你牢记,文治武功,皆不可废。” “执此刀在手,可号令百官,调度兵马,便宜行事。” “有不遵号令者,凡三品以下,许伱先斩后奏之权。” “三品及以上,亦可先行捉拿,再定其罪。钦此!” 听着传旨公公扯着公鸭嗓子在那里念这大白话写的圣旨,朱允熥的嘴角好几次忍不住抽动。 老朱的圣旨,还真是写得别具一格。 不过,这也可以看出,这道圣旨必定是老朱自己亲手所写。 没有假借任何大臣之手,也没有让别人去润色修改。 老朱在圣旨中,对抓捕蓝玉的事,连提都没有提一句,只是赏了他一柄宝刀。 这就让朱允熥多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老朱为何特意回避此事? 难道老朱到现在还不知道吗? 这绝无可能! 金陵城内,任何一点微小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老朱的耳目。 更别说发生如此之大的事了! 传旨公公念完后,见朱允熥没有作声,连忙小声道:“吴王殿下,快接旨啊!” 朱允熥这才回神来,忙道:“孙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传旨公公将一柄装着宝刀的锦盒递了过来。 朱允熥接到手中,打开盒子,拿出宝刀。 “刷”地一声,他轻轻拔出半截刀身。 但见寒光凛冽,反射出四周团团的火光,耀眼夺目。 “好刀!”朱允熥不由得赞叹了一声。 以这个时代的冶炼水平和铸造工艺,要打造出这样的宝刀,绝对不容易。 想不到老朱竟然会突然赏赐宝刀,还授予自己如此之大的权力。 朱允熥将刀身插回鞘内,望向杨靖、袁泰、周志清三人,笑呵呵道才 “皇爷爷赐本王此刀,号令百官,调度兵马,便宜行事,那你们可听本王的号令?” “你们还要抢人吗?” 三人各自对视了一眼,一齐拱手行礼道:“下官不敢!” 皇帝在这个时候突然赏赐宝刀,还授予吴王便宜行事的权力,其中之意,显而易见。 就是不许他们干预吴王抓捕蓝玉的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