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允熥将传旨公公扶起来道:“这又不是受贿,你怕什么?” “我堂堂吴王,陛下的皇孙,岂有贿赂你的道理?” “今日的赏赐,本王自会向皇爷爷说明,绝不会降罪于你。” 传旨公公拿着宝钞,颤颤巍巍道:“这真的没事吗?” 朱允熥笑道:“没事!皇爷爷也没说过,你不能接受赏赐吧?” “你若是害怕,回宫之后,可将此事向皇爷爷禀明。” 传旨公公这才道:“那奴婢就多谢吴王殿下厚赐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宝钞收好,揣入怀中。 脸上慢慢由徨徨不安,转而露出几分喜色。 尽管是皇帝身旁的近侍,可老朱对下人素来是十分苛刻的。 传旨公公的收入也不高,又不敢贪污受贿,日子便过得很是艰辛。 今日意外得了一笔钱财,心中自不免有些高兴。 随后在朱允熥身边,附着耳朵,用极为轻微的声音,小声道:“陛下今日似乎不太高兴,很是发了一通脾气,吴王殿下明日进宫,还须小心为妙。” 老朱今天不高兴? 难道是因为自己抓蓝玉的事? 可是,不对啊! 如果真是这样,也不会派太监来传旨,赐他宝刀,授他大权。 可如果不是,那又是为什么呢? 朱允熥干脆问道:“公公可知是什么事呢?”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传旨公公道:“奴婢先行告退!” 送走传旨公公,朱允熥返回府内。 便见杨士奇早站在院子里等候。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一见到他,杨士奇首先道喜。 朱允熥以手抚摸着宝刀,心中也颇有几分得意,道:“幸得杨先生指点,才能得到皇爷爷的赏赐。此番先生功不可没啊!” 对于杨士奇,朱允熥确实非常满意。 他治理国家的本事暂且不论,反正朱允熥也不需要他有这方面的能力。 对如何治国理政,朱允熥有自己的想法。 他用杨士奇,主要是要借用他朝堂斗争的本事。 这才是眼下的朱允熥所最欠缺的。 此人毕竟是历史极为罕见的四十年内阁辅臣,五朝不倒翁! 对于朝堂争斗,说他是“先天圣体”,都不为过。 果然,杨士奇也没有让他失望。 不请旨意,直接抓捕蓝玉这种主意,也只有他才想得出来。 老朱虽早有暗示,朱允熥却根本没有想到。 此际见到杨士奇,便十分高兴的夸赞了两句。 不料,杨士奇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殿下先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这柄宝刀虽好,可却有些烫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