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黄子澄转身就走,留下一众官员,个个面色古怪。 很快。 大家便三三两两地散开。 有人拿着《大明日报》,再次细看,反复咀嚼。 有人与别人悄悄商量,小声讨论。 还有人则独自思索,左右衡量。 所有人皆是神情严肃。 平日里不过在此地打个招呼罢了。 今日大家却都心事重重。 …… 另一边的武将勋贵们,神色比他们还要严峻得多。 偶尔也有人窃窃私语,但更多的人,都在踮着脚张望。 朱允熥的马车从远处,徐徐而来。 武将勋贵们顿时一窝蜂拥了上去。 虽说这群大老粗们,没有文官的花花肠子多。 但能建功立业的人,也不是寻常之辈。 昨日初听到朱允熥抓捕蓝玉的消息时,许多人还吓了一跳,更是大惑不解。 哪有自家人抓自家人的道理? 到了此际,大家也就明白过来。 这是打着抓捕的旗帜,保着蓝玉呢。 只恨那群文官,未必会善罢干休。 “参见吴王殿下!” 武将勋贵齐齐见礼。 朱允熥轻轻点头,道:“大家不必多礼。” “今日本王就要带着凉国公,去金銮殿上,请皇爷爷治罪。” “大家刚好都到齐了,也一起见见,引以为戒。” 与必须上朝的文官们不一样,在京的武将勋贵,大多数都是赋闲在家,暂时没有领兵。 打仗打完了,回京交了兵符,就可以先回家歇着了。 等以后有战事,再领兵出征。 故而,他们其实也不一定要上朝。 很多人便经常告病不来。 今日是得知蓝玉的事,才来得这么整齐。 此际,众人的目光望向跟在马车后面,被五花大绑,赤身裸体,背后插着荆棘的蓝玉,一個个神色皆有些复杂。 有人欲上前去打招呼,又怕不便,破坏了吴王殿下的大计。 听到朱允熥的话,领头的常升便问道:“吴王殿下,却不知今日是个什么章程?” 此言一出,在场的武将勋贵,顿时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 这也正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朱允熥向皇宫拱手,道:“本王行事,惟忠惟孝而已,哪有什么章程。” “诸位大人只需用一颗忠心向着皇爷爷,皇爷爷又岂会负你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