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殿内再无人言语,只有粗重的呼吸声隐约可闻。 御前侍候的太监连忙走了下来,接过奏折,恭恭敬敬地递给老朱。 老朱却不伸手去接,道:“给大家都看看吧。” 太监于是再下去,将折子递给一名大臣。 接着便一个个的传阅。 “诸位爱卿,你们对此事怎么看?” 待众臣都看得差不多,老朱方出言问道。 大臣们皆低着头以眼光交流,开国公常升上前道:“他这是污蔑,满纸一派胡言,臣请陛下治他的罪。” 定远侯王弼亦道:“统兵在外,麾下士卒难免有不法之事。” “若是这样都要被治罪,那大明朝就没人敢领兵了。” “岂能如此荒唐?” “臣以为,凉国公于社稷有大功,于大明江山有大功,纵有过错,也是瑕不掩瑜。” 另一名武将勋贵站出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上面列举的凉国公罪状,大多数都是陛下已经降旨责罚过的。” “今日旧账重提,却不知是何居心?” 一名武将勋贵打抱不平,道:“不过就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却说要诛凉国公三族,狠毒至此,岂是人子所为?” 那名文官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吴王殿下为何会轻信燕王所言?” “只因他很清楚,燕王所言或许有假,但凉国公所犯之罪却绝非虚妄。” 他提高了音量,回音在大殿内来回振荡。 “吴王殿下当机立断,率锦衣卫围其府邸,抓捕其人,今日又带其负荆请罪。” “托言是为陛下尽忠尽孝,实则是为了护着凉国公。” “希望借此,来给凉国公脱罪。” “眼下凉国公这幅负荆请罪的模样,就是最好的明证。” “臣身为给事中,受陛下隆恩,有直谏之责。” “凉国公蓝玉犯法,臣不得不谏。” “大明律在上,凉国公蓝玉纵是有天大的功劳,也不遮其过。” “臣请陛下降旨,杀凉国公蓝玉,以正律法。” 话音方落,又有一名文官出列。 “臣也要参凉国公蓝玉。” “适才这本奏折中所言之事,皆句句属实,此等凶徒,若不严惩,大明朝廷何以向天下百姓交待?” 方孝孺和黄子澄对视了一眼,感觉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当即也接着进谏道:“凉国公蓝玉持宠而骄,所言所行,无人臣之礼,无大臣之德。” “吴王殿下昨日抓捕他后,京中百姓闻之,无不拍手称快,人心向背,由此可见一斑。” “陛下圣明垂治,明察秋毫。必不使一人蒙冤,又或使一人无端枉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