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昨日闯府抓他,让他今日上殿来负荆请罪,此举是为了救他的命。” “咱今日特意封赏他,便是成全你的这份恩德。” “让他以后,对你感激涕零。” “但仅仅施恩,还远远不够。” “人心是会变的。” “他今日对你感恩戴德,却难保明日不背叛你。” “你必须要有驾驭他,让他不敢反,也不能反的本事,才能紧紧握住这柄刀。” “趁这个机会,剪除蓝玉的一部分羽翼,才能更好的让蓝玉为伱所用。” “这不是削弱你在朝堂上的根基和势力,恰恰是为了让你更好的站稳脚跟,驾驭下面的人。” 风吹过亭子的,带着老朱的声音起伏。 坚定中透着平静。 他从来没有被黄子澄诱导,哪怕刚才在大殿上时,情绪与心神皆在激荡中。 老朱仍然在不声不响的谋划。 一代人杰,开国之君,一生经历了多少起起伏伏,悲欢离合,又岂会因情绪失控而胡乱决策? 黄子澄等文官要利用王弼等人围攻朱允熥的由头,来削弱朱允熥的根基。 却不知此举正中老朱的下怀。 顺水推舟,借力打力,帮着朱允熥在朝堂上树立威望。 那些不能为朱允熥所用的人和势力,趁机剪除,并不是坏事。 如此一来,黄子澄不仅没有打击到朱允熥的势力,反而帮了他的忙。 黄子澄若是知道了内情,会不会气得吐血三升呢? “本来,咱打算趁着咱活着,将武将勋贵,全部血洗一遍。” “日后便没有那么多的麻烦。” “但你在朝堂上没有自己的班底,只有他们愿意拥护你。” “那便杀一部分,留一部分。恩威并施!” 老朱慢慢说着,教导他要怎样当皇帝。 “天子至高无上,担负着整个大明江山。” “但这份权柄,可不是只靠一个天子的名头就能维持住的。” “要不然,也不会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回事了!” “大明初创,朝廷的威权尚未深入人心。” “这朝堂上,原来只有一股势力,那便是跟着咱一起打天下的淮西勋贵。” “后来,咱用文官治天下,也借此扶持出了第二股势力,与武将勋贵们争锋。” “这既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也是制约那些武将勋贵的权力。” 朱允熥脑海内浮现“权力平衡”四個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