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朱脸上的神情,先是微微一滞,旋即流露出震惊之色。 要知道在此之前,主管武学的官员,品级很低。 老朱甚至连他的名字,都记不起来。 由朱允熥来担任院长,这种想法,老朱从不曾荫生过。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 身在这个时代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在思想里面打上时代烙印。 由储君去担任军事学院的院长,冲出了他一直以来的思想框架范围,自然不会往这方面去想。 但老朱毕竟是非常聪明的人,朱允熥一说,他立即便联想到了许多,仿若茅塞顿开般,眼前一亮,忙道:“你仔细说说。” 朱允熥轻轻吸了一口气,道:“皇爷爷,孙儿如今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便是年龄太小,威望不足。” “他们都将我看作是小孩子,只是因为我是皇孙,又是吴王,才表面上恭恭敬敬。” “但倘若他们都拜我为师,就不一样了。” 他并不隐瞒,而是直截了当说出了心中的算计。 反正以老朱的精明,肯定是瞒不过的。 还不如坦诚一些。 老朱摸了摸胡须,笑而不语。 “孙儿还可以利用军事学院,将武将分而制之,趁机收一些心腹,为己所用。” “其次,若是朝廷要提拔重用某個武将,便可以先将他调到军事学院进修。” “待进修完成,考核优秀,提拔也就顺理成章,让人挑不出毛病。” “反之,若是想解除某个武将的兵权,也可以将到调到军事学院进修。” “让他远离所统帅的驻军。” “要抓捕其治罪,也容易许多,不致动摇军心。” “打着让他来军事学院学习的名义,将其骗来京城,降低他的防备心,以防意外。” “如此便恩威莫测,皆出于上。” “再者,武将勋贵们每隔几年,便到军事学院里面学习一次,还可以趁机考校其品性,观察其是否有野心,再酌情使用。” “第四,武将勋贵们大多文化不高,一直靠着行伍的经验打仗,让他们来军事学院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兵法,也很有必要。” “第五,将这些人聚集起来,一起分析从前打过的仗,探讨成败得失,有助于总结经验,日后再有战事,大家都能指挥得当。” “第六,视情况将一些武将勋贵学员,在其毕业后,调入军事学院里面当老师。” “可以借此让他们远离原来所掌握的军队,架空其权力,但又通过军事学院的学员,保持着联系。” “不用他们的时候,就将他们一直放在军事学院。” “若是出现了叛乱,或者边关告急,也可以让他们再次领兵挂帅。” “因为他们有领兵经验,又有深厚的武将学生人脉,关键时刻,就能毫不费力的接管军队。” “如此一来,我大明又多了许多将才储备。” “一旦有变,也能镇得住兵将。” “第七,军事学院的招生,先从指挥使及以上的武将开始,后面再慢慢扩大,使其影响力深入整个大明军队。” “他们在军事学院建立档案,集中学习,朝廷也能更清楚了解每个武将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掌控军队。” “第八,有勋贵功臣,高级将领打底,日后军事学院要招年轻的学员,从头开始培养,大家就会趋之若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