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皇宫。 老朱又来到了他种地的院子里。 小院依旧。 院中的亭子,一如从前。 只是两旁的亭柱上,多了一副对联。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龙飞凤舞的大字,遒劲有力,恢宏气势扑面而来。 仿若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正在战场与敌人厮杀。 隐隐约约间,又带着一丝怜悯天下苍生之意。 因为写这幅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孙儿写的对联,老朱御笔亲题。 站在亭前,凝望了一眼,不禁又有些感慨。 劳碌了一辈子,从来未曾好生歇息过。 倒是这段时间,是真的闲下来了。 但这人一闲,便开始各种胡思乱想。 想以前的事,想年轻时的种种。 想马皇后,想儿子,还想孙子…… 年轻时多好啊,意气风发,睥睨天下,傲视世间。 指挥千军万马,击败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那时候,还有大妹子陪在身边,有聪明乖巧的儿子朱标…… 如今,他功成名就,创建大明,将鞑子驱除到关外,开创新的王朝。 坐拥万里江山,一声令下,天下莫敢不从。 然而,人也老了。 身体大不如从前。 大妹子也离他而去了。 儿子朱标也走了。 如今,自己恐怕也快入黄土了。 每每想到这些,老朱便感到有些无奈。 人生无常,天意从来高难测。 纵然他是人间帝王,在人间至高无上,却终究也有许多无可奈何的事。 好在上天总算没有负他。 给他留了一个好孙子。 想到熥儿,老朱的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欣慰的笑意。 熥儿的才干,能力,人品,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较之标儿,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连眼光,也非比寻常。 他挑选的杨士奇,确实有大才。 即使放眼整个大明朝堂,也鲜有人能企及。 大明江山有熥儿这样的继承人,老朱就放心多了。 但要说高枕无忧,却也未见得。 熥儿遇刺这件事,对老朱来说,就始终是心中放不下的隐患。 此人能指使朴家人为刀,刺杀熥儿一次,就能再刺杀第二次。 可老朱又怎么能让宝贝孙子以后再冒险呢? 这个人,无论如何都要找出来。 不过,杨士奇说得不错。 此事确实不宜大张旗鼓,弄得朝野不安,也不可能真追查到什么真相。 故而,在杨士奇进宫之后,老朱便默认了朱允熥之前下达的停止追查的命令。 可私下里,锦衣卫密探和检校们,正日以继夜的探查着,誓要查到幕后真相。 老朱一开始怀疑的人是秦王朱樉,故而才狠狠打了他一顿。 但后来又觉得不对。 朱樉确实在府中阴养杀手,可刺杀朱允熥的人,并不是朱樉养的那些杀手,而是朴家的亡命之徒。 老朱当时又怒又急,看到秦王,想起他阴养杀手之事,恨得牙痒痒,当即便将其狠狠毒打。 事后想来,秦王的嫌疑,反而不大。 因为老朱很了解自己的儿子,清楚朱樉的性子。 他不仅暴虐,行事也同样的粗暴,简单直接。 若真是他出手,派的就该是秦王府中阴养的杀手,而不是朴家的余孽了。 可若不是秦王,那才让老朱更心痛了。 晋王素来懂事,虽然有时候脾气火爆了一点,偶尔会虐待下人,但他的军事才能不错,有勇有谋,帮着镇守北疆,防范鞑子南下,移民塞边,也算是为大明江山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燕王亦是如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