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允熥身体微微僵了一下。 老朱继续道:“咱年龄大了,老病不堪,也无力处理朝政。” “以后朝廷的事,就都交给你了。” “咱知道你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必定要大刀阔斧进行一些变革。” “今日让你来此,就是为了你谈谈这些事。” “顺便再告诉你一些为君之道。” “以后大明就交到你手里了,咱安心怡养天年。” 朱允熥轻轻喊了一声:“皇爷爷!” 他想要说些什么,但一时之间,却只觉心中有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处开始说起。 老朱言语间,竟有一点交待遗言的意味。 “咱这身体,每况愈下,说不定哪天就一睡不醒了。” “可咱现在又放心不下。” “你的那些叔叔们,就没有几个真正安分守己的。” “咱原本想着,让他们守卫大明的江山,守好边境,将来的继位者,就能有一个安稳的天下。” “可若诸王都不安分,又该如何呢?” 儿子们的事情,始终是老朱最关心的。 尽管当了皇帝,但他还是最朴素的小农民思想。 希望儿子们都能过得好好的,子孙后代共享荣华富贵。 齐心协力,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只可惜,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儿孙哪里会如他想的那般行事呢? 兄弟阋于墙,才是常态。 朱允熥笑道:“诸王毕竟都是我的叔叔,咱们是一家人。” “对待他们,要尽量用德行去感化。” “其次,便是要以“礼”服人。” “若是他们仍桀骜不驯,便削减他们的封地。” “再不听朝廷的命令,则将王府的官员都重新置换,以此挟制诸王,迫使诸王不得不从。” “如果诸王连这个也抗拒的话,那朝廷就只能举兵讨伐了。” 朱元璋摸了摸胡须,笑道:“你这法子不错,也只能是如此了。” 他顿了顿,又道:“秦王先指使人行刺你,又栽赃陷害你的事,你准备如何处理?” “他毕竟是我的二叔,此事……”朱允熥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老朱打断。 “糊涂!”老朱板着脸训道:“你将他当二叔,他可没有将你当亲侄子。” “去年,他在封地犯了事,咱将他提到京中责问,本来就想狠狠惩罚他。” “是你爹爹多次为他求情,咱才放过他。” “你爹爹难道对他还不好吗?” “他心里但凡有半分感激之情,有半分兄弟情谊,也不该如此待你。” 老朱越说越怒。 “你被行刺的当日,咱就怀疑是他干的。” “咱便找了一个借口,狠狠打了他一顿。” “是什么原因被打,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很好。” “原以为他会迷途知返,痛改前非,那也就算了。” “可他又做了什么?” 老朱剧烈喘气:“他不仅没有丝毫悔改之意,还自作聪明的继续指使聂涣儿来污告你,陷害你。” “这是何其歹毒的心肠!” “不能就这样放过他。” 老朱闭上了眼睛,神情中有痛苦,更有绝决。 “从小到大,他做了多少错事?” “咱又责罚了他多少次?” “怎么就教不好他呢?” “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 老朱浑身颤抖不已。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若是咱的那些儿子,都以为可以仗着自己的身份,便能为所欲为,甚至一而再的行刺储君,仍不受到惩罚,则大明朝将永无宁日。” “咱再是不舍,再是痛心,也只能杀鸡儆猴。” “咱不能再留他了!” 朱允熥怔了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