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对这个时代来说,却是直接卡住了大多数的人。 所幸的是,符合要求的人,也并不少。 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会走上科举之路。 这是因为科举对文化水平的要求很高。 在民间,还存在大量送孩子读过一两年书的人。 让孩子认识几个字,长大了不会成为一个睁眼瞎。 这是许多百姓家长的心愿。 培养一个能中科举的书生很难,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 但是,在孩子七八岁,十来岁的时候,送孩子去学堂念几年书,完成基础的启蒙教育,不少普通百姓家庭咬咬牙,还是能负担得起的。 连朱元璋这种家里穷得叮当响的人,都能通过入庙当和尚而读书识字。 自幼父母双亡,家里一贫如洗的汤和,同样也认得字。 足见初略识字的人群,在民间是广泛存在的。 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去参加科举。 他们的文化水平还远远不够。 但他们正好是订阅《大明日报》的主力人群,也完全满足大明军事学院招募学员兵的要求。 至于体能测试,勋贵子弟们原以为会测试射箭和武术等项目。 这是许多军队测试的要求。 但结果,大明军事学院却是测试视力,听力,以及跑步和游泳,直接让许多人傻眼。 视力和听力还好,只需符合基本要求即可。 跑步和游泳则淘汰了相当多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测试,便是勇气与胆量的测试。 该项测试,由蓝玉担任主考官。 考场内,一名刚刚通过前面多项测试的学员站到了标靶下。 蓝玉站在数十米远的地方,张弓搭箭,瞄向学员。 刹时间,这名学员吓得浑身颤颤发抖。 蓝玉微微皱眉,放下弓箭,道:“下一个。” 这名学员显然是不合格的,根本无须浪费时间。 第二名学员走上前来,他比前面的学员表现镇定得多。 “啪!” 一箭射出,学员吓得连忙低头躲避。 蓝玉轻轻摇头:“下一个。” 很快,第三名学员上前,在标靶下方立定站好。 蓝玉张弓搭箭,箭矢疾飞而出。 “咔嚓!” 一声轻响,箭头射入学员脑袋上方一寸远的标靶中心。 学员纹丝不动,神色淡定如常。 蓝玉的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笑意。 以他的箭术,在这个距离,就算闭着眼睛也不可能射偏半分。 但对于直面箭矢的人来说,却是另一番感受。 他们会提心吊胆,会忍不住想要闪躲。 只有真正具有勇气的人,才能这般镇定。 这样的人,看淡了生死。 在战场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都不会当逃兵。 他们有勇气死战到底! 一支全部由这样的士兵组成的军队,才是真正的精锐。 “过关!” 蓝玉高声喊道。 接着又开始了新的测试。 …… 朱允熥正四处巡视考场。 大明军事学院的第一期学员非同小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