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都是从孩子长大过来的人,朱允熥太清楚孩子的心理了。 特别是朱高煦这种天不怕地不怕,胆大妄为的熊孩子。 除非此刻朱棣从大明军事学院出来,拿出父亲的威严,强势镇压熊孩子。 要不然,此际英雄主义思想附体的熊孩子,绝对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什么亲戚,他都能翻脸不认。 朱允熥在心中默默给熊孩子点赞。 然后,自己先躲起来再说。 当然,也并非全然只是为了躲人。 若真那样的话,他应该去一处无人知道的地方。 此番去国子监,朱允熥心中还有另一个计划,也是时候该实行了。 …… 金陵城外,行宫。 老朱在正式立朱允熥为储君之后,便搬到了城外的行宫里面。 相比填湖建造的金碧辉煌,高大巍然的皇宫,城外的行宫其实更适合居住。 如今不理政事,一心养老,自然还是住在外面舒服。 当然,老朱也并非全然不问世事。 相反,锦衣卫密探和检校,仍在每日向他汇报消息。 操了一辈子的心,哪是能轻易放下的。 特别是眼下储君初立。 虽然朱允熥一直做得很好,但老朱仍然担心他出错。 “什么?熥儿每日只花了半个时辰处理政务?” 山间的亭子里面,听到汇报的老朱脸色霍然一变。 “熥儿怎么能如此懒惰呢?” “之前他装病不理朝政,事出有因,还说得过去。” “可如今他身体已经大好,也被正式册立为储君了,就该勤勉做事。” “须知万里江山,千钧重担,他不处理奏章,那得耽误多少国事?” “不行,这样绝对不行。” “来人,给熥儿去传旨……” 老朱的话还没说完,旁边的太监吉垣轻轻说了一句:“陛下,太孙殿下处理朝政的时间虽然不多,但该办的事情全部都办完了,并无半分拖延,更无未处理之事。” 老朱愣了一下,旋即断然道:“不可能!” “咱处理朝政多年,每日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看完奏章,咱心里有数。” “半个时辰处理完所有的朝政,简直荒谬可笑。” 他龙眸盯在吉垣身上:“你也跟着一起胡说八道来骗咱?真当咱老糊涂了吗?” 吉垣连忙跪了下去:“陛下,奴婢绝无此心。” “奴婢所言,句句属实。” “太孙殿下确实每日只花了半个时辰,就将当天的政务全部处理完了。” “一派胡言!”老朱龙颜大怒,抬起颤颤发抖的手指着他:“你再敢胡说半句,咱就砍了你的脑袋!” 吉垣不敢再出声了,伏头跪在地上不动。 老朱站起身,来回踱着脚步:“熥儿聪慧,远胜凡人。” “可过于懒惰,这样是会坏事的。” “咱本来以为,接手朝政后,有了压力,他就会勤勉努力,如今看来,咱还是错了。” “熥儿毕竟年岁不大,心性好玩,政事繁重且无趣,他难以坚持,也是常理。” “咱不能在这行宫呆着了,还是得回宫,好生监督他,督促他勤勉理政,不能让他再懈怠下去了。” 老朱吩咐道:“传旨,摆驾回宫。” 吉垣连忙应声,起来便要去传旨,却忽然又被老朱叫住:“你刚才熥儿将朝政都处理完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很清楚,朝政不可能这么快就处理完。 故而,吉垣说的时候,才会那般大发雷霆。 但此际想想,还是要了解一下其中的具体细节。 吉垣也不是敢随意欺君的人,他既然那般说,其中必定有缘由。 莫非是全部交给杨士奇和姚广孝两个人处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