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黄子澄缓缓道:“我此番出使倭国,明为劝服倭国来朝,实则是想请倭国出兵我大明!” 齐泰脱口失声,怒道:“你想干什么,难道你要背叛我大明吗?” 黄子澄振声道:“我这么做,正是为了救大明。” “太孙倒行逆施,加征商税,令税务司四处追查税款,不知有多少士绅因此深受其害。” “如今外面都传言说,税务司的税吏,比黑白无常更可怕。” “朝廷确实是收了一笔税银,可这样做,却失了人心。” “相比收多少钱的税,难道不是人心更重要吗?” “特别是他还利用《大明日报》,煽动舆论,逼得朝中清流不得不表态支持他。” 黄子澄想到这里,恨得牙痒痒的。 他也曾上书支持税务司,支持太孙加征商税的举措。 没办法。 大势所趋,舆论重压下,他不得不那般做。 黄子澄不怕死,却害怕自己留下千秋万古的骂名。 因此,明明心里对加征商税之事十分反感,对税务司更是厌恶无比,却又不得不上书表态支持。 免得被百姓们唾骂。 “眼下他又谎报称将江浙沿海的倭寇,一战尽剿,欺骗陛下,欺骗天下百姓。” “他这样做,就是想早日放开海禁,想施行他所谓‘太孙新政’。” “如今他还没有登基,就已经这般胆大妄为。” “若是有朝一日,他登基为帝,还不知要将天下搅到何等天翻地覆的地步。” 黄子澄的语气,激动起来。 “献王那日在吕妃灵堂所说的话,固然有不堪之处,其实细想,却是合情合理。” “吕妃将太孙一手抚养长大,如今却遭其反噬,谁又能不痛心呢?” “吕妃始终是献王的生母,凡事向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太正常不过了。” “何况吕妃身死,多半就是太孙所为。” “此后更是将吕妃一族,斩尽杀绝。” “再以此为借口,出征清倭。” “实际上,他想做的,就是借此打开‘海禁’。” “他这种人,虽然有才华,能力亦不弱,可野心更大,不顾天下的安危,只图自己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昔日的隋炀帝,便是此等人物。” “今日之太孙,不过是隋炀帝第二罢了。” “我大明若交到他的手中,必亡无疑。” 黄子澄滔滔不绝的说着,言语间仿佛自己颇为正气,皆是忧国忧民之心。 “我辈读书人,自幼饱读圣贤书,当知江山社稷,绝计不可交到此等人手中。” “陛下年龄大了,老眼昏花,被这等人欺骗,以致于立他为太孙。” “如今唯一的办法,便是趁他还不曾正式登基,尽快将他扳倒。” “让陛下改立献王为储君。” “我此次之所以主动请缨出使倭国,就是为了说服倭王,出兵大明。” “有了倭国施压,再请有志之士从朝堂内部发力,逼迫陛下废掉如今的太孙,改立献王。” “我大明江山,方可高枕无忧。” 齐泰听他说完,冷冷看着他道:“你这是引狼入室!你可知如此一来,会引起多大的战祸,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死吗?” “你为了扶持献王,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获得从龙之功,不惜置大明江山于险境,置天下百姓于水火。” “如此险恶用心,我齐泰又且能与你狼狈为奸,祸害大明!” 黄子澄仰天大笑,双泪滚滚,神情颇见悲愤之色:“我若是仅仅为了一己之私利,只想要从龙之功,便是随便找一个藩王的攀附,不也比扶持如今已被圈禁的献王要好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