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瑕不掩瑜。毕竟是太孙殿下第一次率军出征,能取得胜利就好。”有勋贵笑道:“我大明首战告捷,总是可喜可贺之事。” 至于上面写的歼敌三千,一朝尽除倭寇的内容…… 在场都是经久战阵之人,在尸山血海里面摸爬打滚了多年。 如此离奇的战报,能骗得了无知的百姓,又怎么可能骗得了他们这些驰骋沙场多年的宿将呢? 那些内容,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啊! 假如这份战报不是太孙上呈,而是别的将领。 他们这些人,恐怕立刻就要请皇帝下旨降罪了。 稍许夸一下自己的战功,倒不是多大的事。 大家都是领兵之人,以前向朝廷写战报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夸一下自己的战绩。 也是为了给麾下的将士向朝廷争取更多的奖赏。 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 但你也不能编得太过分了啊! 太孙的这份战报,他们只能说,谁信谁傻! 老朱的脸色变幻不定,时晴时阴,忽然笑道:“能打赢就好。歼敌多少都不重要,熥儿还年轻,可以慢慢磨励。” “大明海军是新军,又是初次出海作战,也需要磨练。” “百战才能出精锐嘛。” 武将勋贵们见皇帝陛下没有发怒,纷纷称是。 原来诡异的气氛,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着。 这时。 外头又有太监来报。 “通政使曾秉正求见。” 老朱心头一凛。 通政司负责接收各地上交的奏章,按照他定下的规矩,有紧急事务,可以直接入宫见驾。 老朱连忙道:“快传!” 一般的事情,通政司会在收到奏章后,汇编到每日简报上,等第二天提交上报。 此时突然前来求见,必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很快,曾秉正便走了进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浙江都指挥使司,浙江布政使司,杭州府,松江府等诸衙皆发来捷报,太孙殿下率大明海军,于翁山县的岛屿上,全歼倭寇主力,剿灭倭寇三千零五十三人。” “倭寇在海上的据点被彻底捣毁,倭寇头目龟田犬养被生擒,正押往京城。” “经此一战,困扰江浙沿海数十年的倭患,一朝平定。” 老朱霍地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一众勋贵武将都惊得目瞪口呆。 刚刚还一致认定是假捷报,是夸大其辞呢? 现在浙江各衙门竟然都报捷了? “你说的,可是真的?”老朱用微微发颤的声音问道。 曾秉正抬起头来,望向上方的皇帝陛下。 怎么回事? 皇帝为何会如此这般询问? 这种事情,我怎么可能敢造假呢? 他连忙再拜道:“陛下,这里有浙江各地官府衙门、驻军送上的十余封奏章,皆可为证。” “大明海军一战而定倭寇!” 老朱忙道:“快呈上来。” 太监连忙上前,将奏章都接过来,送到老朱手上。 老朱翻开看了一本,接着又看第二本,再看第三本…… “哈哈哈哈!”老朱突然仰天大笑,旋即,龙眸望向朱棣,蓝玉,以及一众勋贵武将。 “你们看看,这是真的!” “咱的孙子,真的打出了一个连咱们这些人都不敢想象的战绩。” “咱孙子没有夸大其辞,没有假传捷报,他说的都是真的!” 老朱声如雷霆,状似疯癫。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