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时,朝廷也自此失去了对东夷的控制。 此次出征,剿灭澎湖列岛的倭寇,倒还在其次。 毕竟,以大明海军的装备,对付那点倭寇,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甚至去收复东夷,都不是重点。 真正的重中之重是,如何经营好东夷,使其不成为大明朝廷的负担。 汤和为什么裁撤澎湖列岛的巡检司,直接丢弃东夷岛不管呢? 老朱又为何还支持他呢? 说到底,他们就是觉得这个地方,不能为朝廷创造收益。 征的税还不够朝廷驻军的开销。 因为隔着海峡,也无法征发当地的人去服徭役,为大明朝廷做事。 算起来纯纯的亏本买卖。 老朱是一个小农思想很重的人,他当然不干了。 建功立业,开疆拓土,那些老朱统统不在乎。 老朱所想的是,不能拖累朝廷,不能为了一块遥远的海外之地,而让大明的百姓增加负担。 帝王绝不可好大喜功,让百姓陷入苦难,这是老朱一直以来所信奉的座右铭。 因此,朱允熥收复台湾之后,也必须将其管理好,建设好。 这至关重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用铁一般的事实来说服老朱,去海外开疆拓土,于大明而言,是利国利民之事。 要不然,若是连近在咫尺,不算太遥远的东夷,都无法给大明朝廷带来实际收益,反而成了朝廷的负担,老朱又如何会相信,远征遥远的海外,对大明有利,对天下百姓有利呢? 可朱允熥也很清楚,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连后世经营边疆地区,都是更多的从政治利益来考虑,而非单纯的经济收益。 仅算经济账,即使后世社会,很多国家的边疆地区,对其国而言,都是亏本的。 但算政治账就不一样了。 问题是老朱和朝廷百官,并不会像后世那样去算政治账。 政治账是很难算清的。 好在东夷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远不是寻常的边疆地区可比。 只要管理好,经营好,自己自足绝不是难事,创造收益也不难。 朱允熥心中盘算起如何治理东夷的计划。 这个季节东北风正盛,大明海军自北向南,一路顺风顺水,船行极快。 不过数日功夫,宝岛已然在望。 战舰上的大明将士,早已在摩拳擦掌。 经过之前的一战,大家现在个个信心十足,只想着赶快上岛,建功立业。 朱允熥亦是心潮澎湃。 谁又不曾想过报倭寇之仇呢? 这种事,只要有机会,当然要亲力亲为。 但真正到了这里,朱允熥并不着急。 “这里都曾经是大明统治的地方,只是后来放弃了。” “马和,你带一队兵马上岸。” “带上随行的向导,去告诉当地的土著,大明天军已至,令他们立即投降臣服。” 朱允熥交待道:“记着,咱们要尽量以理服人,不要随意与土著交战。” 马和有些惊讶道:“卑职听说,这里的土著,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人,咱们不和他们打,他们恐怕不会臣服。” 朱允熥淡淡一笑,道:“放心,你只管去谈,我相信那些土著都是识时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