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那东夷当真是如此富饶之地吗?” “看报纸上说,那里简直就是金山啊!” “看得我都心动了,可是家里有老有小,去不了啊!” “老实说,要不是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我肯定去东夷岛。” 大明的市井间,百姓议论纷纷,言语间皆流露出对东夷的无尽憧憬与艳羡。 然而,谈及迁徙之事,多数人却还是连连摇头。 尽管太孙殿下颁布了移民令,大明境内,所有人皆可移民东夷。 可他们心中那份“叶落归根,人离乡贱”的古老情怀,如同根深蒂固的藤蔓,难以轻易割舍。 当然,这是对有家有业的人来说。 对于穷得一无所有的佃户,流民,那就不一样了。 正怕谓“族旺留原籍,家贫走四方”。 福建等地有许多穷人,此前可是敢上午拜妈祖,下午就出发去南洋的。 风险比前往东夷大一百倍。 如今,海面上的倭寇强盗被太孙殿下所率领的大明海军清除。 太孙殿下又发布了移民令,对于这些渴望新生的穷光蛋而言,无疑是春风化雨,让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跃跃欲试。 一大早,泉州港的码头上,便挤满了准备前往东夷的福建贫苦百姓。 以前出海是违反朝廷禁令的,只能偷偷摸摸趁夜离开。 现在光明正大的移民,倒是没有了这些顾虑。 “不要挤,排好队!” 港口里的官员大声吆喝着:“谁不排队,就休想踏上去东夷的船。” 现场的秩序渐渐恢复。 “都听好了,上船之前,要签生死状。” “海波凶险,生死难测。” “愿意去的,过来按手印。” “不愿意的,现在即刻打道回府。” 官员令人搬来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叠叠早就写好的生死状。 “我愿意!” “我愿意!” …… 若是在江浙等地,恐怕绝大多数百姓都要当场打起退堂鼓。 但对素来便有去海外讨生活的传统习俗的福建百姓来说,上船之前签生死状,这是历来的规矩,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害怕。 何况此次坐的还是朝廷的官船,并且是免船费的。 当下一个个人有序上前,按好手印,再依次上船。 官吏旁边,一名差役在其耳旁小声,道:“大人,小的们一大早出来当差也不容易。” “这些人既然抢着要上船,不如每人收二两银子。” “交了钱的,先上船。” “没钱的,到后面去排队。” “收的银子,大人得七成,剩下的三成,归小的们平分了。” “如此一来,既不算违反朝廷的移民令,大人和弟兄们也能赚点辛苦费。” 官吏啪地一掌,重重击打在桌子上。 横眉怒目瞪着向他提建议的差役:“糊涂!” “你难道不知道,太孙殿下如今就在东夷岛上吗?” “移民之事,是太孙殿下一力主持。” “这些人去了东夷岛,弄不好太孙殿下还会见一见他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