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倭国的这份协议在,正好省了他自己去想的功夫。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倭国想将这种协议加在大明身上,那最终作茧自缚,协议被加在了自己身上,又能怪得了谁呢? 朱允熥没有提出割让倭国的大片领土,主要还是考虑统治成本很高,反而不如只驻守几个港口。 直接统治的成本是昂贵的。 殖民,才是最划算的买卖。 稍一累索,朱允熥又补充道:“还有,倭国要允许我大明前来开设银行,兴办报纸。” 这是原来的条约上没有的。 毕竟,倭国还没有出现银行和报纸呢。 但在朱允熥看来,这两项必不可少。 唯有如此,才能控制倭国的金融和舆论,将倭国永远牢牢控制在手中。 听到朱允熥的话,足利义满和在场的倭国文武官员,顿时一个个如坠冰窑。 一个个目瞪口呆,再也无人敢说话。 对于银行和报纸,他们不懂。 也无所谓。 但其他条约内容,却是一清二楚的。 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等人给大明定制的不平等条约,最后竟会用自己国家身上。 那些条约一旦签定,后果不堪设想啊…… 朱允熥见他们都不说话,当下脸色一沉。 “怎么?难道你们不愿意签,不愿和我大明世代友好吗?” “我……”足利义满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但因为身躯剧烈颤抖,竟然半天都没有能说出来。 “我国贫瘠,这上面的布匹和粮食,恐怕交不出来。” 许久,他才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没关系!”朱允熥笑道:“那就用白银来抵扣吧。” “据本宫所知,贵国盛产白银,仅是石见银山,一年便可产白银百万两之巨。” “向大明进贡一点白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如今大明银行印刷的宝钞越来越多,也需要更多的白银用作锚定物。 大明境内的银矿不多,但倭国却很多。 “没……没……没……问题!”足利义满结结巴巴地说道。 倭国大军全军覆没,大明远征军已经上岸,若是此时拒绝,后果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足利义满再也没有了拒绝大明的勇气。 何况大明那些舰炮的威力,也根本不是倭国能对抗的。 “好,那就签字吧!” 朱允熥立即令人上前,将条约重写了一份。 内容基本上都不变,只是名字换了过来。 从“大明允诺”变成了“倭国允诺”。 进贡布匹粮食变成进贡白银,并以石见银山作为抵押。 五个最大的港口,永久向大明开放,并由大明驻军防守。 大明可以来倭国开办银行,发行报纸。 …… 新二十一条,正式出炉。 随后,朱允熥与足利义满分别签字,交换条约。 “来,让我们为明倭友谊干杯!” 这一回,朱允熥给自己满满斟了一杯。 “为明倭友好协议,干杯!” “为新二十一条的签定,干杯!” “为明倭之间的伟大友谊,干杯!”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