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谓大航海时代,换一个名词,其实就是海盗时代。 听到朱允熥的话,远处围观的百姓顿时发出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官员们也连忙顺着拍起了彩虹屁,夸赞太孙殿下的恩德。 但杨士奇以及一部分户部官员,却是紧皱起眉头。 只是眼下这个时刻,当然不会站出来公开反对。 宣布完毕后,朱允熥率领大明海军进城。 出于安全考虑,他并没有在外面抛头露面。 被行刺过一次之后,朱允熥深知越是这种得意时刻,越不能麻痹大意。 坐在马车内,听着街道两旁民众的欢呼,他的目光,望向刚刚被召进车内的杨士奇和姚广孝两人。 离开大明朝堂几个月了,朱允熥急需了解大明朝廷内部的情况。 信鸽传递消息是单向的。 毕竟,信鸽能自行回家,却无法找到大海航行中的舰队。 即他将消息传回了大明,但大明的情况,他并不清楚。 故而,虽然还在路上,朱允熥便迫不及待召杨士奇和姚广孝来问话了。 “朝堂内还算安稳。” “如今大明银行已在大明境内一百五十九个府全数开设分行,十分之九的县也有了大明银行的分行。” “大明日报的分社数量,基本上与大明银行同步。” “民间发现了几起伪造新钞的事件,相关犯事人员,已被抓获。” “伪造出来的假钞,品质低下,一眼便能辨别。” “经过报纸宣传,百姓亦皆能轻易分辨,并未对新钞产生任何影响。” “如今整个大明全境,持新钞基本可畅通无阻。” 杨士奇和姚广孝汇报着自己的各项工作进展。 “按太孙殿下的要求,第一期规划的五条国道,已全部动工,皆是十丈宽的水泥大道。” “其中,从金陵经苏州,通往松江府的国道已接近竣工。” 两人一边汇报,一边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简要送到朱允熥手中。 “朝中诸事还算妥当,但也有几桩忧虑之事。”杨士奇斟酌着开口。 朱允熥眉头一扬,道:“不妨说说。” “第一桩是大明银行的事,卑职有些不解。” “如今大明银行的总存款额,已达三亿六千万两之巨。” “可里面实存的白银数量,还不到一亿两,其余皆是新钞存款,计价达二亿六千余万两。” “然而,大明银行并没有发行如此之多的新钞。” “经过仔细反复甄别,存进来的新钞,皆是大明银行所印,并非假钞。” “这其中的原因,卑职是百思不得其解。” “或有隐患,不得不报太孙殿下。” 杨士奇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为了这件事,他已经很多个夜晚难以入眠。 开始的时候,杨士奇以为是假钞。 可大明银行的印钞的技术水平极高,而且每一张钞票都有编号,还有内部未公开的特殊防伪措施。 然而,无论银行怎么鉴别,都没有发现任何伪造的痕迹。 编号也没有出现重复的情况。 可银行明明没有印这么多钱啊! 这些钱是从何而来呢? 杨士奇想不通。 怎么想都想不通。 询问姚广孝,然而,素来聪慧的老和尚,同样也被难住了。 思来想去,恐怕也只有太孙殿下才能解开此间谜底。 毕竟,大明银行乃是太孙殿下所创。 朱允熥一听,却是哈哈大笑。 “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大明银行放贷了。” “银行一旦放贷,便会产生货币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效应? 杨士奇和姚广孝对视了一眼,两人眼神中皆是震惊与疑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