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果真如此啊! 税务司得罪了皇亲国戚,得罪了官府,得罪了地方胥吏,豪绅,以及形形色色,各种不安分守己的商人。 可以说,整个大明上下,能得罪的势力,基本上的全被税务司得罪光了。 支持税务司的,只有他朱允熥这个太孙。 以及最底层的最老实巴结的百姓。 他这段时间不在国内。 最底层的善良百姓不会出声,他们只会像一个观众一样默默看着。 他们当中少数不安分的人,会折腾做点生意,弄点买卖之类的。 而这些人,其中大部分又会反对税务司。 真正的举世皆敌! 思索片刻后,朱允熥问道:“朱高煦和蒋瓛的锦衣卫,对此就束手无策,没有采取措施吗?” 杨士奇轻轻摇头:“蒋瓛于数月前,上奏陛下,言及锦衣卫任务繁重,人手不足。” “税务司征税查税,本就非锦衣卫份内之事。” “初时税务司新立,才调锦衣卫前来相助。” “如今税务司已走向正轨,锦衣卫自该当将职权移交,重归税务司。” “对此,陛下已经准了。” “至于小王爷!”杨士奇语气稍稍变了变,道:“也多亏了小王爷精干,已按太孙殿下的意思,自行组建了一支军队。” “如若不然,恐怕征收商税之事,早就做不下去了。” “但大明国土辽阔,税务司要征税,兵力便极度分散,一处地方,或数人,或数十人不等。” “若不涉及切身利益,这些兵力,足以威慑。” “但让他们来做征税之事,便处处捉襟见肘了。” 朱允熥怔了怔。 杨士奇说的倒是事实。 税务司不可能在一个地方驻扎重兵。 即使自己手中有一点兵,也不会很多。 “税务司虽然可以发函请卫所驻军协助。” “但卫所各级将领,时常假手于人经商。” “税务司征税,亦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他们自然不会太配合,想尽各种办法推诿。” “地方官府衙门更不用说了。” “如今税务司已是四面楚歌。” “诸多势力都将矛头对准税务司,卑职只恐由此酿成更大的祸患,还望太孙殿下三思。” 朱允熥微微皱眉,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呢?” 杨士奇办事素来稳重,他既然来提此事,便一定先想好了应对之策。 “税务司所面临的困难极大,但若是疏理一番,便不难发现,其中最关键的,是缺少地方官府衙门的支持。” “各地势力错综复杂,唯有地方胥吏能将其稳住。” “卑职提议,税务司仅在各省设立分司,巡查抽检,督察税务事宜。府县的税吏则予以撤消,仍由地方官府衙门征收。” “那些地方胥吏,自然有办法对付奸商。” “虽然会从中上下其手捞点好处,使朝廷损失一部分税赋,也应该还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由此而引发的诸多矛盾,皆能迎刃而解。” 朱允熥立即明白杨士奇的话中之意。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县。 就算是征收田地的税赋,也都是采取包税制。 官府只管找地方豪绅,再由地方豪绅负责征税。 如此一来,矛盾便转移了。 商税的事情亦是同理。 胥吏们去征税,他们能从中捞到油水,他们也有办法摆平各方势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