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连环手段,一环套一环,非常巧妙,但又用得自然而然,于不经意中使出,令人无懈可击。 杨士奇见朱允熥投过来询问的目光,轻轻摇头,道:“此事牵涉重大,我绝不会向外说的。” 夏原吉脸露震惊之色。 久闻杨士奇与太孙殿下关系非同寻常,却也没想到,他在太孙殿下面前,竟敢自称“我”。 如此随意。 太孙殿下也不生气,当真礼贤下士。 不过,夏原吉并不知道的是,杨士奇当初是朱允熥给自己找的“老师”。 他不敢托大以“老师”自居,可挂着“老师”的名号,用其他自称都不妥当,便只能如平常人般称“我”了。 朱允熥淡淡一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夏原吉又继续道:“除此之外,太孙殿下手中还有黄子澄和足利义满两人,一直关在狱中,却又没有公审两人,加以处罚。” “想来也是想以此两人,震慑那些蠢蠢欲动之人。” “通敌卖国之罪,无论是谁也担不起。” “有此双管齐下,税务司要解困也不难。” 朱允熥眼神流露出赞许之色。 黄子澄和足利义满的牌,他还没有打出去,如终引而不发。 因为时机尚未成熟。 但在聪明人眼中,这些都很容易猜出来。 夏原吉便是聪明人。 “太孙殿下布置周密,卑职佩服万分。” “不过,卑职在给户部审计时,发现有些不对。” 夏原吉表情严肃,从怀中掏出一本账册:“太孙殿下请看,这是户部所储藏的各项物资。” 朱允熥接过来。 “从几个月前开始,户部所储藏的布匹,以及其他各项杂料,便开始飞速减少。” “如今为了裁军重整,优待退役转业的将士,户部又拔出了更多的布匹,还有诸多物资,库存之数便更少了。” “不仅如此,就连粮库的粮食,也遭到大量购买。” “卑职以为,这并不正常。” 夏原吉语气凝重:“自从大明银行成立以来,市面上流通的钱变多了不少,粮价物价却仍保持着稳定,老百姓们因此而感觉日子越来越好了。” “可如今的形势,却有些不对。” “按理说,这些物资的消耗,不应如此之快。” “金陵城如此,恐怕各个地方官府衙门的库藏,也是这种情况。” “何况如今因裁军改制,还有许多物资要拨给退役的将士,需从地方官府衙门下拨。” “此中情由,不可不察。” “眼下税务司与各地豪绅,胥吏,正因征税之事而闹得水火不容。” “卑职担心,有人从中大量囤积居奇。” “若是朝廷库藏的物资,都被他们买空了,只恐就要祸起萧墙了。” 朱允熥的脸色,也一下子严肃起来。 杨士奇拱手道:“他与我说这些事,我才带他一起来见你。” “商贩囤积居奇之事,自古便有。” “原也不足为奇。” “可自大明银行成立以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太多。” “此前物价能保持稳定,是因为国库里面的粮食,布匹,以及其他各项物资,都以公价出售,强行稳定价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