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完,虎目深深望了恩克一眼。 对于这小子心里的算盘,朱能心里跟明镜似的。 杀了乌格齐哈什哈之后,恩克已经没有了退路。 若是不将乌格齐哈什哈全家老小都杀掉,将他的部落在草原斩草除根,恩克往后恐怕寝食难安。 毕竟,乌格齐哈什哈的部落,真的很强大。 他那一族,在草原上也有着极高的威望。 一旦乌格齐哈什哈的儿子站出来高呼讨伐恩格,那恩格可不仅仅是汗位不保的问题,弄不好就要人头落地,乃至整个部落都会被灭。 草原部落之间的争斗,素来残酷无比的。 不过,朱能也很乐意帮恩克一把。 毕竟,恩克投降了大明,而乌格齐哈什哈与大明为敌,正好用他的部落来杀鸡儆猴。 要让草原部落从此永远爱好和平,永远只会载歌载舞,不会再拿刀枪和弓箭南下侵掠大明,就必须让他们知道大明军队强大与可怕。 让他们知道,得罪大明的后果,是他们万万也承担不起的。 只是朱能并不着急,新军将士一路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先休息几天再说。 二来嘛,恩克虽然降了,但后续该怎么处理草原部落,朱能也并不清楚。 他只管领兵打仗,善后的处理,可不是朱能擅长的事情。 这需要上报朝廷,等朝廷那边做决定。 反正恩克既然降了,就要负责解决几千明军的粮草问题,他并不急着回师。 但捷报要早日传回去,让太孙殿下放心。 “将军说得极是,所有不臣服大明的部落,都应该全部铲除。” 下方,各部落首领对朱能的话,报以极为热烈的响应,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欢快无比的神情。 自己降了,若是别的部落不跟着降了,那自己岂不是成了别人眼中的“元奸”,成为了背叛草原部落的人吗? 那怎么能行呢? 必须大家所有人一起降! 对于那些胆敢不降大明的部落,就该全部灭掉。 将他们的战士统统杀掉,将妇人和孩子抢过来,给自己的部落做奴隶,将他们的牛羊马匹都变为自己部落的财产。 到时候,自己的部落将变得更加强大。 草原上也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元奸”,是草原的叛徒! 如果不清除那些部落,等大明天军一撤,恐怕他们就会遭到草原上牧民的唾弃,以及其他部落的群起围攻了。 必须让他们全部都归顺大明! 这就是眼下众部落首领的心态。 大家同为草原部落,有福我先享,有难一起当。 老子都投降了,你竟然不投降,你岂不是会在心里骂我是“元奸”? 我的名声还要不要? 你这样决计是不行的。 必须大家一起投降! 不投降的,就别怪兄弟我心狠手辣了。 “你告诉我乌格齐哈什哈部落的所在地,让周边的部落,挡住他们逃跑的路,等过几天,将士们都休息好了,本将军便出兵,灭了乌格齐哈什哈的部落。” 恩克闻言,顿时喜出望外,立即便去布置了。 …… 另一边。 朱棡调集了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关。 身为藩王,他本来只有直属三卫兵马能自己随意调动。 但朱棡坐镇太原多年,周围各卫所里面,皆是他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将领。 更何况,还有傅友德这位军中威望极高的老将在。 一听到晋王调兵出关,各卫所的将领,便立即率军赶至。 这种现象,在明初其实很普遍。 后来朱棣造反,以八百府兵起事,杀了朝廷监视他的大臣,北平附近的军队,便都跟着朱棣一起反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在朱标死后,要对功勋武将痛下杀手,而不是仅仅解除他们的兵权,让他们回家怡养天年。 说白了,解除兵权对这些人根本没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