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难道他真的认为,凭借自己手中的三千新军,能晋王所统率的与十几万大军相抗衡吗? 他又为何打得如此之准? 在这个距离上,他能随便取自己等人的性命吗? 诸将这才猛然发现,是不是站得太靠前了一些? 想要拉开与张辅之间的距离。 可此时众目睽睽,十几万将士的注视下,后退无疑于会显得自己胆怯。 诸将可是谁都丢不起这个脸。 何况后方便是己方士卒,除非整体后撤,否则也没法退。 心神不定间,却听得张辅再度开口。 “请问晋王殿下是自己乖乖束手就擒,还是继续执迷不悟,要率军与我的新军打过一场啊?” “本将的新军,刚刚才击败了北元的六万铁骑,而今正好试试晋王的大军锋芒!” 说罢,他轻轻抬手。 便见身后的新军将士,有齐不紊的调整起大炮的炮口,瞄准前方的明军。 马车旁的士卒,亦端举起了枪。 晋王身旁的诸将一阵骚乱。 从刚才开枪的情况来看。 这个距离上,一旦交火开战,自己等人会首先遭到射杀。 张辅实在太过囂张。 但他囂张的背后,是因为有太孙殿下给他撑腰,以及他身后三千新军的强劲战力。 击败六万北元铁骑? 这是真的吗? 诸将皆是久历沙场之人,观察眼前的战场景象,粗略便能判断出现场确有近万具的尸体。 三千新军几乎完好无损。 北元一战损失过万。 如果真有六万北元铁骑都被眼前这支人数不过三千的新军击败了,那他们这十几万人,结局也未必会好到哪里处。 这一刻,诸将不由得想起了《大明日报》上刊登的新军出海灭倭寇,收台湾,征倭国的恐怖战绩。 望着那一张张戴着恐怖魔王面具的新军士兵的脸,诸将心里皆是没来由的感到一阵阵害怕。 朝廷要边关稳定。 因此,无论诸将犯了多大的错,只要不是真的起兵造反,朝廷都会尽量安抚他们。 这也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底气所在。 毕竟,在场的将领很多,牵涉到十几万大军,朝廷不得不慎重考虑。 稳定为要。 但如果张辅麾下的三千新军,就能横扫他们十几万大军,那似乎朝廷根本就没有必要太顾忌。 还要和晋王站在一起吗? 若是战败…… 许多人心中都在动摇。 马背上,朱棡的脸色更是阴沉如水。 身为亲王,他还从来没有被一名将领如此挑衅过。 若是搁在以前,他一定会不顾一切,不杀对方誓不罢休。 但现在。 朱棡深吸了一口气,正待下令,却听到旁边传来傅友德的声音。 “殿下,如今之计,唯有前往金陵去向陛下请罪!” 朱棡愕然回头,满脸不可置信的望向傅友德。 傅友德深吸了一口气:“我细细看过战场,他说的都是真的。从战场所遗留的痕迹来看,前来围攻大明新军的北元铁骑确有六万之众。”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双目亦随之微微闭上。 朱棡脸色一片铁青。 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没有什么特别的地形,又是日间,不可能有哪一方能攻击不备,出其不意。 双方在此交战,便只能硬碰硬! 真刀真枪,靠实力拼一个死活输赢。 六万北元铁骑,一战而溃。 三千新军,近乎完好无损。 这意味着什么? 自己若在此时向新军发起进攻,只怕也是自寻死路。 张辅刚才开枪挑衅,似乎就是有意在击怒他。 或许,这正是朱允熥求之不得的事。 趁此机会,杀了自己这个晋王。 就算是父皇,也无法说什么。 一念及此。 朱棡只觉得全身上下,骤然冒出冷汗,一阵阵遍体生寒。 再望远处张辅的黑色魔王面具,仿若已经看到了那双黑眸中潜藏的杀机。 朱棡不再迟疑,翻身下马。 “本王违旨擅自率军出关,特此向朝廷请罪,愿随将军回金陵城,听侯父皇发落。”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