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旦有机会,他们便会寻求脱离恩克的统治,或取而代之。 若是被推翻,恩克的家族及其部落,都将付出十分惨重的代价。 弄不好便如乌格齐哈什哈部落一般,从此在草原上除名。 既然这样,还不如现在主动退位,在接下来的分割中,收获最大的利益。 一番利害陈述之后,恩克最终同意了朱能和张辅的建议。 “恩克退位之后,大明又打算立谁为大汗呢?”下方有部落首领出言问道。 张辅摇头,声音铿锵如金铁:“谁也不立!” 他环顾四周,缓缓道:“诸位皆是草原上各大部落的首领。我想,无论立谁为新的大汗,诸位当中,都会有人不服。”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已经永远离开你们了。” “草原上不会再有第二个成吉思汗。” “黄金家族的人,也仅仅只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并不能成为新的成吉思汗。” “何况,如今草原各部落既已归顺我大明,那你们就该奉大明朝廷为主,又岂能再立大汗?” “我今日将诸位召来,便是要宣布此事。” “从今往后,草原上再也没有了大汗。” 声音落下,大帐内骤然安静无比。 没有一个部落首领出言,连呼吸声都在这一刻小了许多,已变得微不可闻。 草原上从此再无大汗? 凭心而论,下方的众多部落首领,确实都不希望有一个大汗凌驾于自己的头上。 但对于草原上再无大汗,却又深感不可思议。 就如同中原的百姓看来,天下一定得有一个皇帝一样。 草原上的牧民,也认为他们必须要一个大汗。 没有大汗? 一时间,众部落首领感到很是茫然。 草原上若没有大汗,就会有人站出来争夺大汗之位。 大明口口声声说要维护草原的和平与稳定,却故意不设大汗之位,是想挑起草原部落之间的争斗吗? 没有大汗,部落之间起了纷争的时候,谁来裁定对错是非? 岂不是更加要不死不休了吗? 许多人都这般想。 只是,当着大明两位将军的面,没有人敢说出来。 毕竟,谁不知道,这两位可是夺命的阎王。 谁敢公开反对他们,对方就敢将其杀了,将他的部落全部灭掉。 可草原没有大汗,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明朝廷,能统治得了草原部落吗? 思索中,只听张辅笑道:“草原上没有了大汗,大家便不用争大汗之位了。” “你们都是草原上的部落,都是长生天的子民,应该和平相处。” “我大明皇太孙殿下怜惜你们,决定帮助你们实现永世和好。” 说话间,他拍了拍手。 立时有士兵从外面,抬着一张巨大的地图进来。 众部落首领的目标,齐刷刷凝望过来,不解其意。 “这是草原上的地图,本将与恩克也商量过了。” “你们虽然皆是游牧部落,但其实各个部落放牧,都有一定的范围。” “若是有其他部落的人越界,就很容易挑起战争。” “草原上绝大多数的纷争,皆是因此而起。” “但是,具体的界限在哪里,草原上又从来都没有清晰的划分。” “各个部落都自认有自己的道理,谁也不愿认错。” “今日将大家召集过来,就是让大家都一起来议一议,议定各自部落的范围。” “将各部落的疆域边界都弄清楚,大家一起在长生天的见证下,发下誓言。” “从今往后,谁也不许越界放牧,侵犯别家的领土。” “若有违反,则草原诸部落共诛之,我大明也会派兵,前来主持公道。” “有了清晰的界线,以后大家都守着自己家的牧场,也就不需要什么大汗来裁定纷争对错了。” “有了这个规矩,草原各部落从今往后,彼此都井水不犯河水,再也会有什么兵戎相见。” “诸位以为如何呢?” 这就是朱允熥治草原的办法。 汉武帝时,便想在草原上建城,移民垦荒,以此充实边疆。 希望能将草原部落,都变为定居的农耕百姓。 那样的话,朝廷就能像统治中原大地一般,统治草原。 这一思想,延续了很多年。 一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仍不断命令边疆驻军在草原上垦荒屯田。 但朱允通却是很清楚,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草原上的土壤和气候,并不适合大规模农耕。 即使强行开垦出来,种不几年,也会荒漠化。 将不得不抛弃,让其重新长草。 不仅没用,反而严重破坏草原的生态,乃至制造沙暴,影响中原百姓的生存环境。 至于将草原部落的人,迁移中原,那更是极度无知的想法。 且不说迁移的成本高昂无比。 真要大规模迁移,只会引发数不清的冲突。 再说,草原的土地还在这里,如今的部落人口迁移之后,便会有更遥远的部落人迁移过来,占据这块土地。 将人口迁移走,等于是将辽阔无比的草原,拱手送给别的国家。 外族侵犯中原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 因为后面占据草原的部落,又会再度南下进攻中原。 联姻什么的,同样不靠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