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东宫。 让杨荣离开后,朱允熥来到了议事大厅。 这段时间以内,他一直认为自己已是大权在握。 然而,当警报敲响的时候,朱允熥却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虽然心中十分怀疑是老朱,但没有证实之前,还是必须要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 在国家没有任何突发变动的时候,《大明日报》是极其有效的舆论机器,大明银行则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舆论加金钱合一,对文官政府而言,便几乎是全部了。 可一旦国家有变,便会立即发现,真正能依靠的,是军队,是暴力机器。 尽管大明军事学院是朱允熥一手创办,军事学院里面崇拜他的学员数不清。 因他一句话,便可以去赴死的人也很多。 但那大多数都是低级军官,真正能用的高级将领并不多。 最关键是不一定能靠得住。 人心,是很复杂的东西。 平时忠心耿耿的人,在面临大变的时候,未必如此。 后世社会有句一名言: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 但他是储君,是大明未来的帝王。 普通人可以不用去考验人性,因为退一万步,他们还有社会体系,还有国家做靠山。 国家会制定律法,让所有人都遵守一定的底线。 人性永远被律法约束,不需要普通人去试探,去考验。 可是,当国家面临危机,面临“考验”的时候,是没有“律法”做靠山的。 这才是上位者的终极考验! 权力是极为虚无飘渺的东西。 下面的官员,下面的将领,有朝廷背书,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权力很稳固,啥也不用担心。 但上位者什么都没有! 有的只是未知的恐惧。 真正身临其境,朱允熥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这与键政,或者历史讨论,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身陷其中,不知谁可靠,谁不可靠。 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难怪即使如老朱这等雄才伟略的人物,都对权力如此敏感,只要稍有触及,让他感到有任何的不安,都会立即痛下杀手。 因为帝王是真正的没有任何依靠。 帝王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没有秩序,没有约束的世界。 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人进入了“野兽”世界。 这里没有律法和秩序,有的只是力量,必须对身边所有的“野兽”都抱着强烈的戒心,随时随地准备战斗。 这就是帝王。 这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自古帝王多疑,不仅仅是昏君多疑,事实上,任何英明神武的帝王,一个比一个更多疑。 就因为帝王的领域,他们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无依无靠。 掌握至高的权力,就意味着失去对普通人来说,最为重要的律法武器和秩序武器。 普通人无缘无故被杀,会有律法给他伸冤,有社会秩序去惩罚杀他的人,至少让其付出代价。 帝王若是被权臣所杀,那律法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说不定死了,还得背一个千古骂名。 帝王的一生,步步惊心! 又岂能不疑? 不过,这种感觉也让朱允熥真正开始审视自己所掌握的权力。 开始真切的感受到,将权力交给别人,自己做一个懒政的君王,是行不通的。 不管对方开始是多么忠诚! 可人心是世界上最靠不住的东西。 父母夫妻兄弟尚且成仇,互相杀戮,何况外人? 他必须要分权,要制约,要自己多管事。 遥想从前,他带锦衣卫去抓蓝玉,直面王弼所率领的几千府卫家丁时,反而没有任何的害怕。 因为那时候,他还有依靠。 不担心有人背叛自己。 因为有老朱站在他的后面。 而现在,他开始真正靠自己,才发现这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朝堂上的权力斗争都建立在一定的“秩序”基础上。 可以讲证据,摆事实,讲道理,搞阴谋诡计。 而帝王的权力,则带着深深的未知。 人间通行的“秩序”,在这里行不通。 证据,事实,道理,阴谋诡计……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暴力,纯粹的暴力! 这一心理变化,对朱允熥后来的影响极大。 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去想这些,只是在默默算计。 京城的治安,军事力量,分散在了皇城兵马司,刑部,应天府以及锦衣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