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爷爷的遗体,又被戴上了特制的面具,不许人观其面容。” 朱棣的脸色,一下子铁青无比。 “爹,这么多事连在一起,真相已呼之欲出了。” 朱高煦道:“今日皇爷爷回来,先是在大明科学院闹出了大动静,后来前往东宫时,又拿着宝剑和长枪,对他喊打喊杀,才因此而晕倒。” “孩儿还听说,将皇爷爷送入东宫的卧室后,他不许太医和臣子们进去,一个人在里面呆了很久。” “大臣们为此都吵翻了天。” “他出来之后,又杀了东宫的侍卫首领,以及为其求情的大臣。” “再后来,太医进去,便宣布皇爷爷龙驭宾天。” “爹,这里面是疑点重重啊!” 朱棣仍然没接言,朱高炽也似是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所震,面色凝重,陷入沉思。 朱高煦见两人皆没有反应,不禁有些急切,他满脸兴奋道:“爹,这对于咱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朱棣沉声问道:“什么机会?” 朱高煦忙道:“爹,这不明摆着吗?” “诸王皆在封地未归,还未就藩的,则都尚且年幼,您是唯一在京的亲王,又是皇爷爷的四子。” “这个时候,只要您闯入灵堂,揭开现在摆着的死囚面具,将堂哥的所作所为,大白于天下。” “那时众臣群情激愤,堂哥还能当什么皇帝吗?” “咱们带人将囚禁在后宫里面的皇爷爷救出来,皇爷爷一定对爹爹感激涕零。” “这皇位岂不是非得传给爹爹不可?” 他越说越兴奋,语速也越来越快。 一边说,一边搓手。 这段时间,朱高煦在朱允熥手底下做事,已然渐渐被其训服,再无当初的野心和不驯。 但此时机会一来,立即便故态复萌。 若是自家老爹得了皇位,那自己将来也有希望争一争皇帝的宝座。 当皇帝多好,很小的时候,朱高煦便梦想着做皇帝了。 高高在上,君临天下。 一言既出,天下无敢不从。 呼啦! 寒风呼啸而过! 也不知是太冷,还是其他原因,朱棣的身体和脸色,皆像是被冻僵住了一般。 任朱高煦在旁边如何说,始终没有半点反应。 “此事还是容长计议吧。”朱高炽开口道。 “哥,这是天赐良机,当断则断!”朱高煦反驳道:“眼下人证物证俱在,只要爹爹带着咱们闯入灵堂,就能揭开他的真面目。” “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等遗体入了棺,再想开棺验查,就千难万难了。” “还有太医,宫女,这些人证,也是如此。” “若是等他们都被杀了,我们还拿什么说服群臣?” “咱们不能再犹豫了。” 朱高炽看了朱高煦一眼,道:“可我觉得,他对我们一家也算颇为不错了,此时反他,似乎有些太不仗义了吧?” “哥,亏你还天天读书呢?”朱高煦气愤道:“他对咱们好,是因为咱们能为他所用。” “当初他令人打咱们兄弟俩屁股的时候,可没有手下留情过。” “是后来爹爹主动拜他为师,咱们兄弟俩也俯首听命于他,他才对我们一家好。” “再说,他对咱们最好又如何?” “大位之争,岂能有妇人之仁?” “爹若是当了皇帝,咱们兄弟俩会比今天更好一百倍!” 朱高煦情绪越来越激动,音量也不自觉提高了几分。 在他眼里,与皇位相比,那点情谊不值一提。 “住嘴!” 朱棣骤然喝道:“你哥哥说得没错,此事要容长计议。” 朱高煦气得跺脚,道:“爹,此事迫在眉睫,机不可失啊。” “再说,就算你不为自己的皇位着想,难道也不为皇爷爷的安危着想吗?” “他老人家,此刻还被关禁在后宫里面,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 “不要再说了!”朱高煦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朱棣再度打断。 “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他若是想对父皇不利,那在东宫的时候,早就下手了,又岂会等到现在?” “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将父皇软禁在后宫之中?” “这得让他冒多大的风险?” “于理,也说不通!” “依为父之见,此事必定另有蹊跷。” 朱高炽亦赞同道:“对,爹爹说得不错,此事一定另有蹊跷。” 朱高煦却仍不以然:“这也不足为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