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本王却什么也得不到。” “那本王冒险行事,又是为何呢?” “反过来,若是父皇故意隐居深宫,以钓出反对朱允熥的人,扶他坐稳皇位,我们这样做,更是会触怒父皇,更加得不偿失。” “本王之意,先利用朱高煦和朱高炽,将大批的火枪火炮和弹药搞到手。” “但咱们始终按兵不动。” “再将消息透露给朱允熥,利用他将四哥和他的两个儿子除掉。” “那时候,咱们手中的三卫亲兵,已经有了火枪火炮,众藩王的亲兵,也有大量的火器,朱允熥心中纵有不满,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想要再将火器收回去,却是万万也行不通的。” 朱橚脸露得意之色,低声道:“那个尚星瑜,本王也带到金陵来了。” “眼下正让她跟着外面请来的口技大师,苦学口技,力求让她说话的声音,变得和母后一模一样,再无任何分别。” “本王近日研习医术,对医书所讲的易容之术,又有了几分新的理解,必能调配出更好药物,助她易容。” “她本就与母后长得极为相似,再加上精心打扮易容,即令以假乱真,也是不难的。” “只要父皇还活着,无论是被囚禁还是故意隐居后宫,将她送到父皇身边,必能令父皇心神动摇,胜过任何绝色美女万倍……” 他顿了顿,低声笑道:“有她相助,再加上四哥又不在了,等到父皇从后宫里面出来的时候,就必定会立我为储君了。” “岳父大人,您觉得呢?” 冯胜的身体,突然微微颤了颤。 他竟然在走神。 此前,他曾多次与周王朱橚秘密议事,就是想推自己的女婿朱橚上位。 为什么呢? 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冯胜感到极度的不安全。 推朱橚上位,并非为了荣华富贵,而是想要自保。 随着时间的推移,冯胜越来越觉得,老朱对他们这些昔年追随他南征北战的勋贵老将,十分不信任。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军中树大根深,势力深厚。 帝王的猜忌,是没办法摆脱的。 强烈的不安感,始终笼罩在冯胜的心头。 何况,老朱又立了朱允熥为储君。 朱允熥如今在世的舅舅,便是常茂的弟弟常升。 据说,朱允熥与常升的关系,颇为密切。 这更令冯胜更加不安。 此前,常茂是他的女婿,娶了他女儿为妻,但这只是因为常遇春与冯胜关系不错,才定下这门婚事。 与朱橚不一样,常茂极为讨厌他这个老丈人。 两人之间的矛盾,一度激化。 冯胜曾上奏朱元璋,直言常茂之罪。 而常茂也同样上书,攻击他这个岳父。 最终,导致老朱降旨夺了他的大将军印,同时也将常茂贬去边疆。 可谓是两败俱伤。 常茂不久后,便死在了边疆,常升承袭了他哥哥的爵位。 冯胜与常家之间的梁子,算是自此结下了。 常升恨死了冯胜,曾多次扬言要为哥哥常茂报仇。 朱允熥若继位称帝,常升以舅舅的身份,成为国舅。 常家得势,恐怕不会放过自己。 他也不愿束手待毙。 扶周王朱橚这个自己的女婿上位,便是冯胜的自救之法。 然而,让冯胜没想到的是,朱允熥即位登基称帝,革新朝政,反而将自己提拔进了军务处,成为了军务大臣。 他随朱橚一起入朝,朱允熥又单独召见了他,勉励他实心办事,为国效忠,并表示朝廷不会忘了他的功绩。 随后,又赏赐了他不少金银财宝。 看起来,朱允熥并没有要对他痛下杀手的意思。 不仅如此,整体上,朱允熥对待朝廷众臣的手段,都比较温和。 除了对涉及充当江湖帮派,地痞流氓幕后保护伞的人严厉处罚,以及再三告诫官员们不要贪污腐化,勋贵们不要仗势欺压百姓将之外,对于大臣们一般的犯错行为,都不会似从前老朱那般严厉。 他的手腕很高超,也相对温和得多。 他更喜欢讲“安定”,“团结”,“稳定”,而不是动不动就举起屠刀。 各项改革看起来皆是雷厉风行,但实际上实行起来,又总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对于大臣们的俸禄,士兵的军饷,更是一分不少的发到了位。 这与素来苛刻的老朱,亦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就连应天府和金陵城建设宫殿,工厂,道路,因此征收老百姓的土地和房子,朱允熥都下令朝廷对百姓们给予极为丰富的补偿。 唯一让他大动屠刀的,就是对江湖帮派、地痞流氓等所谓“黑恶”势力的清剿。 至于贪污腐败,朱允熥利用邮传系统和都察院,对此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管。 然而,与老朱动不动雷霆大怒,放肆杀戮不一样,朱允熥更注意防微杜渐,以及通过严格的管理,让官员们难以有贪污受贿的机会。 此外,他也不喜欢动不动牵连一大批人。 什么“一人犯法,五邻连坐”,在朱允熥治下,变成了除非有证据证明其包庇,或相互勾结,否则,便不用连坐,不冤枉无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