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权衡利弊后,他毅然地带领胡里该部的族众,踏上了归降之路。 “降了?女真的胡里改部,就这样降了?” 蓝玉凝视着跪在营帐外的阿哈出,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就在方才,于大帐之中与众将领商议军机要务时,他并未将朱允熥私下致他信函的全部内容公之于众。 实际上,朱允熥在信里明示,大明军队需大张旗鼓、徐徐进军,关键是要把气势做足,营造出“明军锐不可当”的浩大声势。 倘若女真三部有军队前来进犯,便以逸待劳,予以痛击。 切不可贸然追击,更不能深入敌境探寻女真主力一决雌雄。 只需稳步推进,以修筑道路为重,而后静待女真三部前来归降即可。 朱允熥将此战略称作“传檄而定”。 在蓝玉眼中,朱允熥这份作战方略,未免有些一厢情愿了。 诚然,历史上确有“传檄而定”、敌军望风而降的先例。 可那无一不是敌军主力遭受重创,垂死挣扎已毫无意义,到了那般绝境,方能传檄而定。 明军此番出征,虽说一战击溃两万女真主力,可那仅仅是建州女真的一小部分罢了。 仍有诸多女真部落军队散落各地,明军尚未深入其境,更未曾与之展开大规模交锋并将其击败。 他们就这样不战而降,可能吗? 若大明在开战之初早早抛出招安之意,只要各部肯臣服,一切便维持原状,女真各部倒极有可能真的放弃抵抗,径直向大明俯首称臣、纳贡输诚。 毕竟对那些女真贵族、部落首领而言,这样自身利益也不会有太大折损。 然而,开战之前,大明朝廷便已决意将女真三部的地盘纳入大明疆域,还要派遣流官治理女真各部。 甚至早早擘画出三个行省的蓝图。 这便意味着,统治女真的贵族、部落酋长们,几乎陷入绝境,只能与大明军队拼死一战。 但朱允熥在信中言辞确凿,认为有《大明日报》的舆论造势,再加上大明情报局的暗中渗透,女真内部必然人心不稳。 尤为关键的是,草原部落被大明击溃后,大明新军的赫赫天威,早已震慑女真各部。 有这般威名在前,女真已是未战先怯,不少人打心底认定,大明不可抗衡。 只需情报局稍加宣扬,敌军便会人心涣散,丧失战意。 如此,摆在女真各部面前的,似乎唯有归降大明这一条活路。 哪怕朝廷要派流官接管,哪怕自己再不能如往昔那般肆意妄为,起码投降能保住性命。 可这想法,当真靠谱吗? 是不是有些过于乐观了? 蓝玉心底满是疑虑。 只不过,他念及自己身为陛下的舅姥爷,又受陛下重用而统兵出征,理应坚定地站在陛下这一边! 况且,当下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境地。 不妨暂时先按陛下的方法试一试。 未曾料到,女真竟真的降了。 而且,率先来降的还是胡里改部,这可是建州女真中最为强盛的部落之一。 “阿哈出,你为何率部前来归降?” 蓝玉强抑心中的狂喜,脸上冷峻依旧,威严尽显。 “你们女真部落,不是接连不断地昼夜偷袭我军大营,妄图死战到底吗?” 阿哈出心头一凛,赶忙应道:“那皆是些狂妄愚昧之徒的莽撞行径,我胡里改部绝无此心。” “只要大明接纳我部投降,我部愿充当前锋,为大明天军引路,助力天军早日平定女真!”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