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羽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安抚的意味,却如同在冰面上覆盖一层薄雪,更显寒意。 “贡品心意,朕已收下。赞普之诚意,朕亦感念。为表大汉与吐蕃之谊,朕另有厚赐,望使臣带回吐蕃,转达朕对赞普之问候。” “我大汉水土宜人,他日,赞普若是有意,也不妨来做客一二。” “我大汉之民,最是好客!” 高原下来的六路求亲使节,据罗网目前传来的消息来看,努尔哈赤与耶律阿保机那里已经答应了。 并且,高原已经先后与努尔哈赤、耶律阿保机分别达成了一系列的通商互市协议。 干不失那边已经明确拒绝了,剩下的两家则是还在考虑。 自从皇太极作为质子入汉之后,大汉与努尔哈赤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 虽然关系不至于亲密到什么程度,可是,至少,一定程度上,努尔哈赤要依赖大汉,需要大汉向他们出口粮食。 之前的三家混战,他既不像挛鞮那样家底足够厚,同时,也不像干不失得到了拓跋部落一定的支持。 故而,那个时候的他们需要一个盟友,不至于让他们身处于四面为敌的状态。 而如果因为高原,让努尔哈赤与耶律阿保机他们搅合到一起的话,对大汉的东北方向边境安全绝对是不利的。 一旦这三家两两串合,从而三家彻底搅合在一起,那么,努尔哈赤对于大汉的依赖程度就大幅度削弱了。 尤其是,在东夷已经完全统一的情况之下。 任何一方势力,希望的都是他的两个邻居,相互打起来,而不是两个邻居,有机会和和气气的。 况且,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大汉很快就要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了。 而一旦他们要开始下一步行动的话,到时候周边牵扯的各方势力可就多了。 他们下一次行动,相比起河南之战,必加要困难的多。 不是因为他们的对手更强,而是因为周边的环境不同了。 在他们大汉北边,镇北如今已经缩在山阴的西南边苦苦支撑,距离支撑不住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拓跋部落的兵锋,已经可以正式接触到中行山脉方向。 也就是说,如今的拓跋部落已经有了可以向大汉动手的基础。 甚至,大武与拓跋之间,双方的联系明显开始加深了。 五天前,中行山脉守将王坚来报,拓跋部落已经有一只兵马驻扎于中行山之前。 当然,暂时并没有动手。 大冬天的,大武和苏定方那边都没有轻易动手,而是处于对峙状态,顺便两家一起稳定他们的后方。 拓跋部落这边,在大武还没有动手的情况下,他们当然更不可能轻易动手了。 他们和大武就算是有什么联系,但也顶多配合一下对方,顺便试探一下中行山的虚实。 毕竟,镇北眼看着就要彻底完蛋了,中行山就是他们的下一个阻碍。 可是,接下来,如果大汉进行下一步的扩张的话,拓跋部落这边的态度又会如何? 对于这一点,内阁群臣的态度都不乐观。 拓跋部路如果决定向南的话,大汉就是他的下一个方向。就算不算这一点,也没有人会希望看到自己的邻居更加强大。 毕竟,不管自己想不想要干掉邻居,可邻居强大了,自己就危险了。 同样的道理,也要放在大武的身上。 甚至,为此,苏定方边军的扩军计划原本应该是来年开春之后才进行的,可已经提前到了这个冬天。 一旦大汉开始,下一步的征程,北边和西边这两个强大的邻居都有了动静的话,在加上国内的这两个,可想而知,下一战的难度! 虽然说,不管是东夷的耶律阿保机,又或者天狼关以北的那三个,这个时候都处于久战之下需要休养生息的状态。 按照道理来讲,天狼关以北那三家安份个三年,大概率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真要是处于四面交战的状态的话,让他们看到了机会,至少,东夷的耶律阿保机,不一定会按捺住动手的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