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法正和吴懿都这么识时务,难道他们还不能说服益州士族豪强接受陆川的改造吗? 还是之前的做法,不接受改造的就送他们和张任团聚。 所以陆川很高兴地接受了刘璋的投降,并表示等益州平定之后,可以封刘璋为安乐侯。 虽然安乐侯不怎么好听,但考虑到刘璋确实没什么本事,能得到安乐侯的封赏已经很不错了,法正不敢奢求太多。 陆川和法正都高兴了,但是跟着陆川一起过来的许褚、魏延和甘宁就不高兴了。 他们好不容易才有了一次跟着陆川出征的机会,没想到局面竟然变成了这样,根本就没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不是说好了要在益州好好打一场吗? 怎么你们都投降了? 就很不爽。 陆川接受了刘璋的归顺之后,再次给法正下了命令,让他带上陆川对刘璋的封赏返回成都,稳住成都的局面,让益州所有士族豪强集合起来,准备接受陆川的检阅。 为了防止益州某些有心人趁着这个机会闹事,陆川让魏延和甘宁各率领五千士兵跟着法正一起去成都,先把成都的局面稳住之后,陆川再过去。 毕竟陆川现在是皇帝了,身份不比之前,还是要小心一些。 法正、魏延和甘宁接了命令,顾不上休息,当天就出发了。 一万骑兵赶路的速度还是很快的,第二天法正等人就回到了成都。 吴懿虽然知道自己晚了一步,但依旧没有放弃,而是抓紧时间劝说益州的士族豪强投降,不要做无谓的反抗。 原本张任战败身死的消息传回来之后,益州这些士族豪强就慌了神,担心陆川随时会打过来,所以当吴懿出面劝说他们投降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犹豫就接受了。 吴懿知道这个功劳比不上法正劝降刘璋的功劳,但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最重要的是他能通过这件事让陆川看到他的态度和积极性。 刚刚跳槽到一个新的集团,跟了一个新的领导,总要好好表现一下,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不是? 而吴懿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等到魏延、甘宁和法正带着一万骑兵进入成都,想要稳住成都的局势,迎接陆川的时候,发现他们要做的事情已经被吴懿提前做好了。 所有的士族豪强全都聚集在了成都,甚至还提前把他们的传家诗书、田产地契和奴仆护卫都聚集到了一起,而且主动放下了武器,就等陆川检阅了。 魏延看着这个局面,气得脸上的肌肉一个劲地抽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