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自我之后,从沈开始,例如今年收进来的孩子都姓沈,明年就姓韩,后年就姓杨。” “是。姓有了,名呢?” “名就从《春江花月夜》里挑一个字。如果重名太多,就再加一个数字,按照进入育婴堂的月份数字。例如春四、花九。”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育婴堂项目算是蒋青云为这个时代做的一点能力范围之内的小事,而南城的种痘计划才是大事。 …… 位于中轴线延伸线上的南苑! 此时正是人间好风景,遍布湿地、森林、沼泽,小山坡。 蒋青云令人在此建了一处育苗场。 上百名从天桥临时募集的游医在此当差,他们皆以棉花口罩遮住口鼻,且穿着统一的袍子。 蒋青云询问主事之人:“育苗场事关重大!若是有人滋扰,无论是什么人,尽管告诉本官。” “大人放心,咱育苗场隔壁就是天花病人收容院。外人对咱这避之不及,莫要说滋扰,就是方圆3里之内都无人敢过。” “认真干,好好干。事了之后,每人再赏银30两。” “谢大人。” 生产流程说简单也简单。 先从隔壁天花病人群体选出合适的痘痂,称为“熟苗”,之后依次加工,放置在瓶内,于土下静置数日减轻毒性,之后将粉末和水混合,做成包裹在棉花团内的“合格苗”。 “太医院的人来过吗?” “没!” 一切皆在预料当中,太医院的御医怎么可能来呢,只不过是给了几张薄薄的旱苗方子罢了。 …… 视察结束后,蒋青云一路纵马狂奔,从永定门入南城,抵达天桥种苗现场。 十几处棚子,简陋的很。 每天都会有上千份从育苗场出来的合格苗运到这里,种到百姓鼻子里,从而产生抗体。 “大人~” “进展怎么样?” “百姓们很是配合,出痘的人会集中送到南苑。” “注意市面相关谣言,一旦出现,即刻侦缉,即刻捉拿。” “大人放心,真没有,大家伙都积极着呢。” 排队的百姓伸长脖子翘首以待的模样似乎佐证了这一点。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本质上和穿越前那些大妈排队领免费鸡蛋是一回事,占便宜了,还是占了朝廷的便宜。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鸡蛋。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