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不想日后史书工笔,说他薄待潜邸旧臣刻薄寡恩。 明朝的朱元璋看李善长也不顺眼,可不也等了许久才下手? 李瑜顿了顿又继续道:“再者你仔细想想看,潘怀民前脚带着账本进宫自首,后脚陛下就怒不可遏地把崔延龄叫进去痛骂。” “这种事儿又能瞒得过谁啊?” “那些消息灵通些的朝臣们,只怕在崔延龄出宫之前,就已经能猜得七七八八了。” “陛下若是真心想保他,大可以等潘怀民下狱、尘埃稍定之后,再私下把崔延龄叫进宫去训斥。 “何必像今日这般大张旗鼓,闹得人尽皆知?” 这根本不是要保老崔好不好? 这纯粹就是想把老崔架在火上去烤,让本来就看他不顺眼的人上去撕他。 吴景诚听完沉默了。 所以皇帝的意思是在告诉所有人,朕已经仁至义尽了? 真是皇帝的心,海底的针,伴君如伴虎啊。 李瑜冷笑道:“你莫要忘了崔延龄此人的本性是什么,他何曾真正想过‘功成身退’?” 他想要的从来都是‘垂帘听政’,是‘虽不在其位,仍谋其政’。 表面上致仕归田养鸡种菜,做出一副清心寡欲、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隐士高人的那般模样。 暗地里却想继续通过门生故吏、姻亲党羽牢牢把控着朝堂的脉络,做那高高在上执棋人。 这种心思,皇帝怎么可能感觉不到呢? 潘怀民这事只不过是……往那塞满了火药的桶里,又添了把猛药而已。 最后只差找到一根导火索,然后……点燃它了。 吴景诚看着自家好友兼小舅子,这副淡淡早已看透一切的神色,忽然就觉得其实帝王心也不过如此。 就是再深再不可察觉的心思,子璇也能看得明明白白的。 子璇的脑子太好使,合该他去坐那把龙椅才是。 他要坐了那个位置,估计谁也不能猜透他心思在琢磨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