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思索良久,方道:“秦王控制大军,已成事实。陛下未发一言,态度莫测。今夜宴席,便是窥探天心,或许能让我们做出决定。” 他环视在场众人,语气变得严肃:“吾等家世,与国同体。值此巨变前夕,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当下之计,首要谨言慎行,约束族人部曲,不得妄动。其次,密切关注宫中动向。待今夜过后,局势明朗,再行定夺。” 关彝重重点头:“张伯父所言甚是。吾等皆汉臣,忠的是大汉天下。无论最终是何局面,能安社稷、强国家者,便是吾等效忠之主。至于私人好恶,暂且放下吧。” 众人纷纷点头。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哪里有什么私人好恶,能安炎汉者唯有秦王刘谌,若非对方,恐怕成都都被邓艾拿下,自己等人不死,也会成为俘虏。 秦王府,刚刚沐浴完毕的刘谌就接到亲卫禀报,郤正求见。 刘谌略感意外,随即命人请入。郤正虽官阶不高,但以学识渊博、品行端正著称,且长期在宫中任职,对朝局人事有着细致的观察,是刘禅的心腹。 “臣郤正,参见秦王殿下。”郤正一丝不苟地行礼。 “秘书郎不必多礼,这个时候来见孤,必有要事。坐。”刘谌抬手示意,语气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势。 郤正谢座后,并未立刻寒暄,而是直接切入主题:“殿下初归成都,雷霆手段稳定局势,臣敬佩万分。然成都非比军中,错综复杂,殿下欲行大事,除军权之外,亦需朝臣支持。臣听闻殿下令麋威执掌宫廷禁卫。莫非将用朝中勋贵?” 郤正口中的朝中勋贵,就是指张绍等人。 刘谌微微颔首,并不隐瞒:“不错。彼等皆名臣之后,与国同体。值此用人之际,孤欲观其才具,或可引为臂助。令先久在宫中,熟知朝臣,对此辈有何看法?” 他目光炯炯,期待着郤正的评价。在他设想中,这些功臣之后,即便才能不及父祖,也当有几分家学渊源和报国之心,是可用的基础力量。 郤正闻言,沉吟片刻,脸上并无谄媚之色,反而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惋惜与坦诚。他深知刘谌的性情,不喜欢虚言搪塞,便决定直言相告。 “殿下垂询,臣不敢不尽言。若论看法……”郤正轻轻摇头,语气沉重,“恕臣直言,张绍、关彝、麋威、王训、简书、赵统、黄鸣、孙越等人,虽承先辈余烈,得享爵禄,然则大多才具平平,恐不复先辈之勇武,更乏治国之经纬才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