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旋即,杨国公见到陛下如此模样,心里咯噔一下。 确定了,今天有天大的事情发生。 “众爱卿今日可有奏?” 宣德帝开口问。 全场鸦雀无声,文臣武将都不敢开口。 开阳伯刚才也接到岳父暗示,有什么事情,都先别开口。 哪怕刚升任户部尚书,需要表现,也不能今天表现。 “父皇,儿臣有事上奏。”李清瑶见到无人开口,知道这是都等着她呢。 “讲。” 宣德帝点头。 李清瑶开口就是王炸:“父皇,儿臣提议,南人北迁,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整个朝堂的文武百官,除了那几位身居高位的,全都瞪大眼。 南人北迁! 这是朝堂上第三次提倡南人北迁! 可谁都知道。 众多大臣,世家门阀根基都在南方,不可能放任国民去北方。 果然。 在众人短暂眼神交流后。 吏部侍郎打头阵:“陛下,臣反对。” “北方本就是苦寒之地,南人北迁,无疑让百姓送死。” 开口的是世家官员,代表的是张家。 翰林院大学士朱清道。 “陛下,臣也反对,南人北迁,不顺应民心,强行北迁,恐引发民变。” 户部侍郎开口。 “陛下,臣反对,南人北迁,劳民伤财,国库本钱粮无多,无法支撑南人北迁。” 谏议大夫。:“陛下,臣反对,南人北迁……” “……” 一时间至少十几位官员跳出来反对。 他们全都代表着世家。 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有正当理由反对。 至于其他官位更高的官员,都还没开口。 南人北迁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议论,也无需互相商议,都是反对的。 宣德帝点头:“诸位爱卿说得有理。” 众多官员露出笑容。 长公主的提议,根本就不可能实施。 然。 宣德帝话锋一转,问赵如风:“赵侍中,你的意见呢?” 顿时众人将目光落在宰相赵如风身上。 赵如风深吸口气,眸中锐利光芒夺眶而出,向前一步,昂首挺胸,铿锵有力道:“臣,赞同南人北迁。” 此言像是第二个炸弹扔进朝堂,令所有官员瞳孔收缩。 宰相赵如风居然同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