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今天,出奇的,世家官员没有阻拦沈浩和清瑶的婚约。” “只是,沈浩准备去工部。” 孝元皇后微微惊讶道:“这怎么行,清瑶的夫婿怎么能去工部任职。” “朕也是这个意思,可这小子,执拗得很。你是没见到他今天在朝堂上那坚定的眼神,怕是朕砍了他,他都不会改变决定。”宣德帝深深出口气。 孝元皇后略微沉吟道:“此事不可,后面妾身会让清瑶问问沈浩是怎么回事。” “以沈浩的才情,在工部,屈才了。” 可还不等孝元皇后派人去叫大女儿回来,贴身侍女阮梅回来了。 她汇报了一条令宣德帝震怒的消息。 翰林院闹起来了。 因为沈浩今天在朝堂上的一番言论,不仅仅将朱清气吐血了,还将翰林院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沈浩说的是朱清不作为。 如果连翰林院的朱清都被批判不作为,那翰林院谁还能作为! 沈浩这不是连翰林院一起都骂了。 甚至最后传着传着,都传成了沈浩说翰林院的文人,都不是文人。 还有说沈浩要教他们翰林院的文人怎么做文人。 所以翰林院的学子和一些大学士,都奔着长公主府去了。 他们要找沈浩要一个交代。 宣德帝闻言眸中杀机一闪而逝。 凡是能被他安排进翰林院做学问的,都是腐儒。 他们纸上谈兵还行,实际治理百姓想法太过天马行空不切实际。 可他们走的是科考征途,宣德帝又不能不管他们。 因此才有了翰林院这座名声和权力的牢笼。 将腐儒困在其中,将能做事的学子,安排到朝廷重要部门。 或许这些腐儒到死都不知道翰林院成立的真正目的。 可是,这些腐儒若是闹事,就另当别论了。 长公主府。 沈浩得知翰林院数百学子居然找上门来,他脾气当时就上来了。 这些迂腐的玩意儿,没完没了了是吧。 “清瑶,给我亲卫兵。”沈浩道。 李清瑶已经知道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一切。 在听说沈浩将朱清气晕气吐血后,也很是吃惊。 只是没想到,这些文人们居然敢来闹事儿。 她赶忙劝说:“沈浩,你别冲动。” 沈浩却道:“放心,我不会打人抓人。” “你让人给我准备大一些的纸张和笔墨。” “他们不是想看看什么是文人,那我就教他们什么是文人。” 李清瑶不解问:“你要做什么?” 沈浩嘴角微微上翘:“他们不也是自认为学问高深,心怀天下。” “我今天就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文人该做的事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