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一边跟着喜金走,一边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潘筠?” “我没收到消息,但玉山县亦有叛军,听说潘道长回玉山县帮着于大人和玉山县县令招降叛军,算是江南难得的好消息了。” 薛韶脚步微顿:“你从哪儿收到的消息?武林盟?天师府?还是尹大人那里?” 喜金一脸迷茫:“都不是啊,从朝上听来的,朝中都传遍了,都说潘道长是个好道长呢,朝廷当赏赐她。” 薛韶沉默不语。 喜金:“于大人连着上三道折子夸潘道长呢,对了,陛下命人重建泉州市舶司,让曹吉祥去管理市舶司,宗室协理。” 薛韶脚步一顿:“曹吉祥?那皇帝身边谁照顾?” 喜金凑到薛韶身边低声道:“听说是王振提议,他让内侍毛贵顶替了曹吉祥的位置。” 薛韶垂眸。 喜金担忧不已,小声道:“作为内官,就是要跟在皇帝身边才有前途吧?不是说曹吉祥是王振的同伙吗?我怎么看着,他们像是要打起来一样?” 薛韶问:“谁跟着曹吉祥南下去泉州?” 喜金挠了挠脑袋道:“好像是一个叫王长随的内官,除他们外,还有个叫陈官的户部官员与他们一起南下。” 薛韶:“倒是防得密不透风。” “啊?”喜金一脸不解。 “对于内官来说,在皇帝身边的确更重要,但曹吉祥不一样。”薛韶道:“曹吉祥会用兵,他曾指挥过几次战役,其能不下兵部的武将,且他为人清廉正直,他去泉州,正好克倭国。” 喜金眼睛大亮:“那不是好事吗?” “但王长随和陈官都是王振的人,”薛韶道:“曹吉祥的确依附王振,但他与王振并不完全一条心,自薛潘案平反之后,陛下和王振之间便有了裂痕,虽然才半年没见,但这次回京,我就能感受得到,陛下比半年前更倚重曹吉祥了。” “显然,王振着急了,他将曹吉祥排挤出京,不得不把倭国银矿这一块肥肉喂到他嘴里,却又不舍得全部给曹吉祥,所以派了王长随和陈官同往,这是想两口锅都要。” 喜金:“那我们……” “我们?”薛韶点了一下他额头,笑道:“我们是被殃及的池鱼,也是被顺手捞起来的棋子,不过是因为还有用,几方都不舍得让我就这样死了,也要感谢于大人的求情和潘道长的先见之明。” 喜金一头雾水:“啊?” 薛韶笑道:“若不是潘筠一上岸就把倭国银矿的事宣扬得天下皆知,一心造反的叛军怎么会知道这件事?只怕还少不得有人在邓茂七耳边推波助澜,这才想打泉州,逼得朝廷不得不尽快做出决定。” 王振、曹吉祥、南官北官、勋贵宗室、以及背后站着江南豪族的江南官员们组成了一锅热油,此时,潘筠这个火星子往里一蹦,于谦又拨了一下火,油瞬间炸了,握着油锅的皇帝不得不立刻做出决定。 薛韶就在这样的缝隙里钻了出来。 果然,薛韶一回到驿站,曹吉祥的义子曹钦先上门:“义父说薛大人做官时是个好官,做人是位义士,不当在牢中蹉跎,所以出京前为大人在陛下面前说尽了好话……” 薛韶一脸感激,然后问:“不知我可有为曹大人效力的地方?” 自然是有的,曹钦表示,曹吉祥想要知道更多的关于倭国和银矿的事,当然,薛韶若愿意亲自走一趟泉州,和曹吉祥面谈,那就更好不过了。 对了,薛韶现在已经被罢官,不日就要被赶出京城,是自由身了。 他现在跟他叔叔薛瑄一样,没有诏令,不许踏进京城。 说白了,曹吉祥想雇薛韶做自己的幕僚。 若是之前,薛韶自不会答应,他自由自在的多好,当不了官,他继续游历天下便是。 但想到潘筠还飘在海上的那三艘船,他想了想,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曹钦大喜,拱手道:“两日之后,我在城外等候薛大人。” 薛韶:“我已经被罢官,韶字闻韶,曹公子称字即可。” 曹钦笑着应下。 曹钦才走,户部便有人来拜访,一坐下,他就叹气道:“杨首辅和陈阁老多番游走,终于说动陛下将你放出来,海禁之策由来已久,朝中有不少人都认为当解之……” 薛韶一脸感动,问道:“不知韶可有为杨首辅和陈阁老效力的地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