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嬴政一直记得李念给他说过的大秦问题之一——缺乏足够的官吏,所以没法完全控制天下。 既然缺,那就想办法填补! 现在自己培养肯定是来不及了,那是一个长线的计划,只能先从外招,弥补一部分缺口再说。 总不能视问题不见,干摆在那儿,放掉某些地方吧? 昨日,之所以向李念问沛公、问可为他所用的大汉人才,便是嬴政琢磨出了一件事: 汉朝初立时遇到的情况应该和大秦差不多,可能因为刚结束战乱,还要更差一些,但汉初是怎么度过这问题的? 就算汉初是分封诸王,减少了中央朝廷的人才压力,但那些分封出去的诸王也得招人治理封地啊。 也就是还是需要相当数量的官吏,并不会因为采用分封制就让治理天下所需的官吏变少了。 这件事琢磨出来后,嬴政猛然意识到天下间的能人贤士不少,只是他们不为大秦所用。 今日他提出这问题,便是在想能不能将这些在野遗贤挖几个出来,就算只挖出一个能用的,那也是解决了大秦一个人才缺口。 “众卿有何谏言,尽可提出!” 原来大王是觉得大秦的官吏太少,无法治理好天下,想求贤啊,众臣顿时明了。 虽被嬴政先一步堵住了他要讲的复周礼、分封,但淳于越还是要发言,他道:“臣以为大王可仿燕昭王‘千金市马骨’之举,使天下人知晓大王求贤之心,贤才定会如‘千里马’一般主动上门。” 李斯摇头道:“今非燕昭王之时,谁知招来的是贤才,还是别有用心之徒?” 万一有心向六国贵族的人趁这机会混了进来,那就不好了,而当今天下,大多贤能之士都非黔首,与贵族有关。 嬴政想起李念讲过的“启民智,开教育”,看来确实要在大秦用一用了,“开民智”虽有风险,但如今大秦的状况是人才不够,许多人才都在六国贵族那一方。 他又想明白了一点大秦为何会二世而亡:忠于大秦的官吏不够,那必然会给六国贵族或亲近六国贵族之人钻了空子,让他们渗透掌控了地方,致使他的皇令不行,六国贵族敢大摇大摆在当地现身。 那项羽和项梁敢跑去会稽看他,大概便是如此,说不得当地的大秦官吏还和这对叔侄相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