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宗室难题-《隆万盛世》


    第(2/3)页

    戚继光答道。

    “如此甚好。”

    魏广德心里暗道,果然也是战车。

    后世人想到战争,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坦克和大炮,所以魏广德联想到战车是很正常的事儿,可在大明朝却不会这样。

    边军里原本就有一些战车,所以边军将领想到用战车对付虏骑还稍合理些,可戚继光毕竟长期在南方作战,那边可不兴这东西。

    “末将在蓟镇的时候就看到过郭总兵新练的一支车营,觉得和浙兵战法配合,可以扬长避短,用之则所向披靡。”

    戚继光充满信心的说道。

    “兵车营可有缺点?”

    魏广德又问道。

    问道缺点,戚继光稍微沉凝半晌才说道:“要说缺点当然也是有的,主要就是攻打城池方面稍弱,其他则强于步军。

    不过因为对手是虏骑,多为野战,故可以忽略。

    主要还是这打造战车的费用,可能需要朝廷拨付。”

    戚继光来京城的时间也不短,知道朝廷当下财政紧张。

    他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可也得朝廷支持,给银子才能办到,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不能实现。

    “这个,就需要你去了那边和谭总督好好筹划,朝廷能给的支持有限。”

    魏广德接话道,不过紧接着又说道,“你之前上奏的《练兵条议疏》和《上政府言兼摄事权》,以后就不要再上了,若是有想法,可转告谭子理,让他上奏。”

    “末将知错了。”

    戚继光听到魏广德提到这茬,急忙起身弯腰道。

    “《练兵条议疏》虽然涉及边事,可终究以练兵为主,我倒是在兵部那边为了转圜一二,可你后上的《上政府言兼摄事权》,要求分清边臣权责,知道在朝廷惹出多大的事儿?”

    魏广德看戚继光的样子,用很随意的口吻说道,“武将擅议边事,对你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戚继光依旧保持这躬身的姿势,低声道:“末将知错了。”

    戚继光后上的《上政府言兼摄事权》奏疏,魏广德事前还真不知道,直到兵部议论才听说。

    这个时候谭纶已经去了蓟州,京城也就只有他帮着说了句话,替他开脱,可是费了不小的劲。

    要知道,内阁对六部是没有管辖权的,只有协调的权利。

    若是谭纶在,此事或许还简单许多。

    戚继光也是知道了此事的严重后果,所以那些天干脆就躲在京营里不敢回城,直到魏广德平息此事后才敢回来。

    不过经过此事后,他也知道奏疏不能随便上,容易引来大祸。

    魏广德说起这件事儿,也有敲打他的意思。

    “原本谭总督给你铺好路,要让你这个蓟镇总兵官节制昌平和保定二镇的,呵呵”

    魏广德轻笑道:“现在好了,全泡汤,只能是蓟州一阵人马。”

    魏广德说道这里就双眼盯着戚继光,看他的反应。

    此时若是他有丝毫不满的神情,那基本上就会选择抛弃这个人。

    不过还好,戚继光似乎已经有所准备,只是抱拳道:‘多谢阁老成全,否则戚某就闯祸了。’

    “知道就好,以后注意点,别再犯了。”

    魏广德很满意戚继光的态度,又开口说道:‘至于那两镇,等你在蓟镇做好了,到时候我再想点办法,让你成为真正的蓟镇总兵官,统辖三镇,十余万大军。’

    第二天,魏广德回内阁办公。

    这段时间似乎天下太平般,各地的奏疏都是惯例,倒是无事发生,魏广德也乐得清闲。

    分发到手里的奏疏都是简单阅读后快速票拟,毕竟都有前例,处理起来很是简单。

    到下午的时候,一份辽东巡抚都御史魏学曾的奏疏出现在他面前,原来是魏学增奏报欲在广宁建兵车营。

    昨日才和戚继光讨论兵车一事,转天就看到这样的奏疏,倒也是巧了。

    魏广德仔细看了魏学增的计划,造战车一百二十辆,每车二十五人,共计步卒三千人,以游击将军马文龙统之。

    每二辆战车设拒马枪一架,塞其隙,车架上下用绵絮布帷幛以避矢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