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他看着张安平,目光坚决。 我们会死,我们不惧死亡,因为……信仰! 郑耀先轻拍张安平的肩膀:“从奉命潜伏到特务处开始,对我们来说,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安平,不要在乎我们个人的生死!” “一切,都是值得的!” 明楼也好,郑耀先也罢,他们显然都产生了误解,以为张安平是因为面对戴春风而恐惧,担心一名名同志、一名名战友在残酷的斗争中……倒下。 张安平摇头: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是说……” 他却沉默起来,明楼和郑耀先静静的等待着。 “我有办法能让军统,从此……不成威胁。” 两人浑身不由一震。 军统有多强大? 目前的军统,各种武装力量,经过了裁减之后,还有十余万之众! 目前的军统,不计算依附在军统这个庞然大物上的非在册人员,特务数量,超过五万! 这五万余人,不是普通人,而是五万经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特务! 对比之下,抗战时期的日本人,他们在占领区遍布维持统治的特务力量,但真正的特务,距离五位数还差了很多很多! 所以,军统的威胁有多大? 没法得出一个详细的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 明楼也好,郑耀先也罢,他们,做好了随时就义的准备! 他们都如此,那么,各地的地下党同志呢?其他潜伏的同志呢? 所以,当张安平说出了“我有办法能让军统从此不成威胁”后,郑耀先和明楼的眼睛在放光。 “安平,什么办法?” “只要可行,不计代价,也必须……做!” 面对战友火热的目光,张安平深呼吸一口气: “政斗是唯一让军统废掉的方式!” “两足鼎立,重现中统在抗战时期的局面,军统的有生力量,会全部消耗在政斗之中。” 抗战爆发前,党务处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哪怕特务处吞并了南昌行营的特务体系(调查科),人数暴增、实力大涨,哪怕特务处当时跟上海的青帮势力合伙搞鸦片,但党务处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 但抗战爆发后,党务处改编成了中统后,在抗战中几乎没有亮眼的战绩,反而是干啥啥不成。 理由,随便能找出无数,但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来自于朱徐的政斗。 “这个思路很好!” 郑耀先呢喃道:“可是,跟戴春风斗……” “怕是……不行吧!” 张安平在军统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句不夸张的话,不计算忠救军,张安平掌握了军统至少三分之一的力量——这些人都是张安平的嫡系,绝对的嫡系。 可是,面对戴春风,郑耀先不认为张安平有资格跟其“政斗”,博弈的话还好说,可政斗,那完全就是石头碰钻石。 嗯,鸡蛋是毛仁凤。 明楼也有类似的看法:“戴春风在,没有人能在军统翻得了天。” “没有人!” 最后他强调了一句。 这个“没有人”,显然也包括张安平。 张安平默默点头,并没有否认两人的看法,但就是这点头的动作,却让郑耀先的眼睛突然间瞪大。 一个让郑耀先不能呼吸的念头从他的脑海中浮现了。 【戴春风……要是死了呢?】 明楼本来正在严肃的看着张安平,但郑耀先的异样依然被他收入了眼帘,看着郑耀先那快要将眼珠子冒出来的表情,明楼先是疑惑,紧接着…… 他也愕然起来。 一股无法呼吸的沉重感传来。 显然,两人都有同一个猜测。 张安平看着惊骇欲绝的两人,微微的点头: “刺……戴!” 郑耀先快速的平复着内心的惊涛骇浪,不断的思索着可行性。 明楼的手在颤栗。 他看着张安平,双眼之中依然是狂风暴雨。 之前,他曾隐晦的指责张安平保守——也就是说,他明楼,是个激进派。 虽然在之后他思来想去,还是认同了张安平的谨慎,但内心里,认为张安平面对戴春风时候偏于保守。 可现在,他眼中的保守者,居然、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让他久久都难以平复的说法。 刺……戴! 他想都不敢想的计划! 许久,幽幽一句话从明楼的嘴里说出来了: “我,还是太……嫩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