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不会收回曾经提出的疑问:疑问本身无错,错在语调。我不能因质疑一块砖石而否定整幢大教堂。 因此,请允许我收回那些可能遮蔽读者目光的评价,而保留我最初的、也是永远有效的敬意——那来自我阅读您的初作《老卫兵》时的感动。 倘若我的文字曾使您与读者之间产生裂痕,愿今日这一纸短笺,成为补缝裂痕的第一针。此事至此,于我已是终章。 至于未来,希望我们仍将在纸上重逢——或并肩,或对立——但请相信,那必是同一座竞技场内,同一束光照之下。谨致 敬意与歉意并存的 儒勒·克拉雷蒂】 看完全信,拉莫特主编松了一口气,脸色也变得宽和起来,脸上的微笑终于自然而诚挚:“克拉雷蒂,写得漂亮!我相信我们的读者,只会因此对你更添敬意。” 最后这句自然是安慰,但是儒勒·克拉雷蒂已经没有心情恭维回去,而是急匆匆地问:“明天就可以发出来?” 拉莫特主编点了点头:“我等下就交给排字工。” 儒勒·克拉雷蒂这才松了一口气,向拉莫特致意以后,魂不守舍地离开了主编办公室。 等他的脚步声消失在走廊里,拉莫特主编才从自己的抽屉里,把自己刚刚写的那张稿纸拿了出来,看了两眼以后继续写了下去: 【……今特向莱昂纳尔·索雷尔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公开约稿: 倘愿赐文于《费加罗报》文学副刊,篇幅、体裁、主题悉听尊便,本报将留足最敞亮的版面,以待最自由的思想。 阿尔芒·德·拉莫特】 ———— 莱昂纳尔看到最新一期的《费加罗报》时,正准备将刚写好的反驳文章交给艾丽丝誊写,并继续寄给《共和国报》。 对于他来说,儒勒·克拉雷蒂的批评不仅没有构成威胁,反而是一个提高自己声誉,以及打响《本雅明·布冬奇事》知名度的契机。 想不到对方竟然这么快就偃旗息鼓了,甚至还有些讨饶的意味。 虽然儒勒·克拉雷蒂申明“不会收回曾经提出的疑问”“疑问本身无错,错在语调”,但只要仔细琢磨,都能读的出他急于求和的心理。 “没意思……”莱昂纳尔嘟囔了一句,把稿纸放回了抽屉里。 对方讨饶了,自己再“追杀”反而会让人觉得他缺乏风度,到时候舆论可就站到自己对面去了。 第(2/3)页